梅志广给村民发放鸡苗款
今年38岁的梅志广是湖北武穴人,任共青团广东省河源市委青年发展部部长,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行政管理系,辅修第二专业法学。“大学毕业那会儿,同宿舍四个男生有三个考公务员,我们都推崇北宋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能为国家、为老百姓多做点事情,就是我们的理想。”
梅志广笑称自己是一名老扶贫干部。一般来说下乡扶贫就是一段经历,三次下乡的不多见,他正在经-历第三次下乡。年至年,他第一次下乡,在广东首轮“双到扶贫”中任连平县溪山镇岐山村驻村工作组组长,年荣获“广东省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第二次下乡是年至年,第二轮“双到扶贫”中,在和平县东水镇大田村、合水镇西坑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年6月,他第三次下乡,任河源市东源县柯木村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
“扶贫不扶懒,脱贫先励志”,梅志广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多年扶贫经-历,他最深的体会是一定要重视教育,教育是阻断贫穷代际传播最有效方式。
村里没有一个初中毕业的孩子失学
在柯木村,朱光明一家是出了名的贫困户,年近九旬的老母亲常年卧病在床,三个孩子上学花销不菲,妻子要照顾老人,只能在家务农,全家收入只有朱光明在广州打工的每月多元工资。在梅志广帮助下,驻村工作队成员成了朱光明一家最亲的人。
两个女儿陆续上中专,儿子逐渐长大,朱光明的妻子陈兰青心思越来越活泛,“丈夫在广州做摩托维修,有条件拿到一些配件,在镇上开家店,做这个生意,一定不错”。知道陈兰青这一想法,驻村工作队鼓励她把店开起来,在镇上繁华位置帮扶她租下一家小门面,专卖摩托用品和零配件批发,店前空地也被她充分利用,摆起小摊,专卖广西娘家的中药材和土特产,生意红火,告别了贫困。
贫困户朱日容的女儿朱建巧去年考上河源理工学校,考虑到她的父母都是残疾人,驻村工作队主动开车把她送到学校,并和班主任见面,嘱咐道:“建巧是村里贫困户,家庭情况比较差,在班里成绩可能不会太好,请老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