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所面临的局面异常艰难,外有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分裂中国的贼心不死,国家内部满目疮痍,百业待兴,还有四万万张嘴嗷嗷待哺。这就考验着中国共产党如何从打江山向坐江山转变。如何解决环顾四周的恶狼,如何恢复生产、恢复经济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以毛主席为首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勒紧裤腰带,建立中国工业体系,开发“两弹一星”,在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重新回归联合国担任常任理事国,巩固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解决了外部问题。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那一批领导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逐渐解决了内部问题。在这一段岁月里,除了毛、邓两位领袖的英明决策之外,更多还是要依靠当时涌现出来的心怀共产主义信仰的无数的党员干部,工作在第一线的他们,不仅坚定不移执行来自上级的决策,而且还要将实际工作的问题进行反馈,为以后的决策提供依据。我们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林树森,就是为广州市和贵州省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共产党干部。
林树森,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相当于是新中国的同龄人,所以他对新中国对共产党心怀着不一样的情愫。从小就立志将新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国家,洗刷掉从前的屈辱。从小就对共产主义怀着深深的敬意,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从小就立志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报效祖国。所以在学习上一直比其他人都要努力,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他终于如愿地考入到华南理工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
命运总是在人一帆风顺的时候会开一个小玩笑,毕业后,林树森并没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被分配到广东省和平县下属的一个工厂当工人。但是,金子到哪都是会发光的,林树森没有因为专业不对口而放弃,而是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工作之余向前辈请教相关的知识技巧。由于他头脑灵活,思维活跃,很快就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也得到了厂领导的认可与赏识,慢慢地走上了领导岗位,带领着工厂效益不断地提升。
林树森这个名字也在县里有了一定知名度,也引起了县委领导的注意。很快就把他调到了县委工作,就此林树森走上了从政之路。在工作中,他总是以人民利益为先,任何事情都是亲力亲为,特别是在提升当地经济方面他的办法特别多,带领当地人民走向致富之路。随着政绩的不断提升,林树森也慢慢由和平县来到惠州市,后来又来到广州主管经济方面的事务。林树森来到广州的第一个重任就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建设工作,广州处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而机场又是外国友人对广州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为了机场的建设工作,林树森多次对国内外相类似机场进行了考察做到心中有数,对机场设计团队、施工团队、管理团队等等选择几乎到了挑剔的程度,不一定要最贵的,但一定要最合适的。这句话一直挂在林树森的嘴边。在这样精益求精的打磨之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终于在年建成完工投入运行,并由江泽民主席亲自题写场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成为中国三大航空枢纽之一。
年,林树森升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在到任贵州之前,林树森买了一张全国地图,看着贵州的位置,一直在思考着贵州的出路在哪里,发展贵州经济从哪里开始着手?修一条贵阳到广州的高铁,这个想法渐渐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于是,他马上返回北京,就贵广高铁的立项问题与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等相关部门进行反复的磋商和申请,经过不懈的努力,贵广高铁这个项目终于增补进入到国家十一五计划成功立项。在贵广高铁建成通车后,从贵阳到广州只需要四个多小时,大大缩短了旅客时间,使更多的游客来到贵州体验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也加快了贵州丰富矿产资源和土特产品向外输送的速度,为贵州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今年的他已经75岁了,林树森退休后,又被中山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继续将他的经验传授给后辈,为祖国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