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在浦东,救命药却在浦西非常15小时,

“乳腺癌病人,急需用药,要从长宁区世纪之春花园送到樱花路弄大唐盛世花园……”

“家里有备份药品,需要从浦西送到浦东,从静安区中兴路弄送到闵行区鲁浩路弄……”

“老人的药吃完了,外公年纪大了也照顾不了痴呆的外婆。已医院开了药,但医院下午4点就关门了,急需有人取药送到沪东新村街道的外公外婆手中……”

火急!病人在浦东,救命药却在浦西如何搭起一座送药的桥梁?刻不容缓,一场跨江援助开始。4月2日晚至次晨,15小时内,浦西饿了么骑手、作为抗疫一线救援队成员的志愿者、浦东骑手一起,跨江接力,无缝对接,以最快的速度,把希望送到了三个家庭。疫情之下,用药成为最紧急的需求之一。在上海,饿了么推出的“应急特需”服务,在面临跨江配送需求时,骑手们也往往无能为力。一位抗疫志愿者因工作需要有跨江证件,偶然听到这一困难后,主动提出工作之余请假,为这些跨江需求义务跑腿,以解决送药燃眉之急。横跨黄浦江,从浦西送往浦东,这场特别的“跨江接力”,在全城抗疫的非常背景下展开。“第一棒”取药“紧急需求当前,我想都没想”自述人:郭富强,5年蓝骑士经历“老年痴呆的药,不然我外婆要小区里面走来走去。我外公腿脚不好,管不住我外婆。”4月2日,饿了么“应急特需”项目,收到了这条紧急需求。我是饿了么杨浦中原站站长,自年加入外卖队伍工作至今。作为配送站站长,我平时主要在后台调配运力。疫情当下,配送站不少外卖小哥被封在小区内,运力严重不足,我也加入配送一线,为附近居民服务。4月2日,收到“应急特需”信息,需要当天下午4医院取药,然后交给志愿者送到浦东。时间有限,我想都没想,来不及等其他骑手,医院。由于提前已经与医生对接好,取药比较顺利。晚上8点左右,我等到志愿者陈先生,交出了接力“第一棒”。外卖骑手正在送药途中说实话,这轮疫情以来,站点不少骑手封闭在小区内,在外跑单的骑手每天工作要超过10小时,还面临收入减少等现实问题,但关键时刻,我们义不容辞,做好服务是我们的本职。跑单之外,我们也鼓励大家在小区做志愿者。虽然疫情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变化,但也让我们认识到骑手的职业——我们也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为了市民尽到力所能及之力。“第二棒”渡江“试想家人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自述人:陈瑞,抗疫一线志愿者在等待外卖小哥时,我停在浦东空无一人的马路边,给浦东蓝骑士回复消息:“你们也辛苦,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胜利。”他回我:“对!一定能胜利”。这波疫情期间,我志愿参加了市级机关工作党委组织的“支援防疫突击队”。近段时间以来一直扎根街道、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最近上海加大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供应,但是在分拣、打包和配送环节中时常缺人,我们突击队就去紧急“补位”。在保供应的过程中,居委会和社区工作者犯愁——小区内部配药难和送药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他们虽然努力在帮助居民登记药品,但由于封控和运力不足,居民的急用药配不上、送不到,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和癌症患者,只能到处求药。4月1日,一次偶然机会,我与饿了么工作人员沟通过程中了解到,浦东新区不少外卖小哥正在帮老人送药,但面临一个难题:有些药需要在浦西取,但横跨黄浦江需要专门通行证,跨江送药难以实现,外卖小哥只能干着急。其实,疫情期间,我不在家乡,妈妈的常用药也只剩下4-5天的量,医院配药。听说送药难的问题,就很想去参与接力、帮忙。试想家人一旦出现断药的情况,我肯定会很担心。如今独居老人面临相同困境,我就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因一线防疫需要,我正好有跨江通行的证明,所以当下就承诺:“如果明天(2日)晚上,我完成了当天的任务,可以向领导请假2个小时,帮忙跨江送药。”最初的设想是:浦西外卖小哥收集好药品交给我,我从浦西桥头运到浦东桥头,然后交由浦东外卖小哥配送至各户人家,这样一次性可以运送一两百户家庭的药品,以求运力效用最大化,就相当于和外卖小哥接力,架起黄浦江两岸的一座“送药”桥。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2日晚上前匹配到三户家庭的跨江急用药需求。因为浦西封控阶段,外卖员暂时不能跨区送药,我必须开车去取药。三户人家分别在长宁、静安和杨浦。浦西取药路程需要一个多小时,加上浦东送药,2小时的请假时间可能不够。但一想到我送的是阿尔茨海默重症、癌症和糖尿病的急用药,肩负的是三户人家的希望,一咬牙就驱车前往了最远的杨浦取药点。幸好突击队的领导们得知是为老人配送急用药品,非常支持,并再三叮嘱我一定要注意安全,把药及时送到老人的手里。当天晚上从7点多一直忙到将近10点,我终于将药品送到浦东外卖小哥的手中。这一次送药之旅,时间不长,但是感动我的地方却很多。在跨江过程中,我遇到一位交警在桥头驻守值班,查验路过车主和乘客的核酸阴性证明。得知我是去送药,他向我敬礼,并互加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8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