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汝岱同志生平新华网客户端

白癫病有治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13578.html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杨汝岱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农业和经济建设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四川省委原书记杨汝岱同志,因病于年2月24日17时2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杨汝岱同志年12月出生于四川仁寿。他青年时代就接受进步思想,追求革命真理,年1月参加工作,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月起,先后任四川省仁寿县富家区工作员、青年干事、组织干事,县土改工作队副组长、组长、队长。年5月起,先后任四川省仁寿县方家区副区长、区委副书记。年11月起,先后任中共四川省仁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年4月起,先后任四川省仁寿县革委会副主任、中共仁寿县委书记。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和批斗,他仍始终坚持党的原则,坚持真理,对党忠诚。针对四川省大部分农村不适宜大面积种植双季稻,而当时又要求将稻麦两熟改为双季稻加一季旱作的情况,他坚持实事求是,敢讲真话实话,通过详实调研和深入实践,大胆提出并实践了“三三见九不如二五一十”(三季总产斤不如两季总产多斤)的粮食生产改革措施,得到省委的采纳并推广,为提高四川粮食生产提供了经验。他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生产,特别是针对仁寿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状况,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战天斗地,修建了被誉为“川西第一海、成都后花园”的黑龙滩水库,水库蓄水3.6亿立方米,为上百万人提供生活生产用水,结束了当地用水严重短缺的历史,为全县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是四川省当时最大的一项水利工程。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深入农业第一线参加劳动、领导生产,直接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在基层经历了多个工作岗位的扎实历练,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培养了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被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

年3月,杨汝岱同志任中共四川省乐山地委书记、乐山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同年12月起,先后任四川省革委会副主任、四川省副省长,中共四川省委常委、省委书记处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省委常务书记。他主管农业农村工作,参与领导了四川农村改革,在全省大力推行“放宽政策,让农民休养生息”的方针,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大力推行联产承包到组、到户的责任制,纠正一些地方对群众自发实行包产到户“纠偏”的做法,为四川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为全国的农村改革提供了经验,作出了贡献。

年12月,杨汝岱同志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年11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年10月,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他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团结四川省委一班人,带领四川人民艰苦奋斗,实干苦干。他时刻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经常深入到边远贫困山区、民族地区调查“温饱工程”的落实情况,与基层干部群众一道探讨脱贫致富大计。他走遍四川的山山水水,全省个县(市、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大量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大胆进行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提出了省委的经济工作方针是“城乡一盘棋、工业两手抓、农村三句话”,即把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包括乡镇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一盘棋来统筹考虑;工业上一手抓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一手抓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上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主持谋划了“依托两市(成都、重庆)、先抓两线(沿盆地内两条主要交通干线的市县)、开发两翼(川东三峡库区和攀西川南资源区)、带动全省经济上台阶”的区域经济战略布局。针对四川的地缘特点,开展了“盆地意识”大讨论,提出并实行了“借船出海、借边出境”的对外开放方针。在他的倡导下,川、桂、滇、黔、藏五省(区)和成、渝两市联合起来,共建出海大通道,联合走向东南亚,坚持完善了定期召开经济协调会的制度,得到中央大力支持,推动了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的开放合作。实践证明,这些政策和方针符合四川省情,对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问题始终高度重视,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98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