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后代赴华东红色革命的摇篮寻访

图说:老兵后代”在苏中战役遗址合影。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师(苏中)研究分会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江跃中)为纪念建党周年暨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成立90周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的回信精神,5月11日至13日,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师(苏中)研究分会80余名会员和共建单位代表,来到他们的父辈曾经浴血奋战过、被誉为“华东红色革命的摇篮”的江苏省如皋市,开展“第二故乡寻访父辈足迹革命老区传承奋斗精神”活动。

图说:活动参加者向苏中战役遗址纪念雕塑敬献花篮。

如皋革命老区位于江苏省中部,有着辉煌的革命斗争历程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全国较早传播革命火种的红色地区,年就有了共产党员革命活动的足迹。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在此建军,同时创立了江苏省最早的苏维埃政权——如皋县工农革命委员会。红十四军驰骋苏中7县,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的卧榻之侧横戈跃马,粉碎敌人多次重兵“进剿”,形成了以江安、卢港地区为中心的通、如、泰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时期全国15块红军游击区之一。年7月,新四军东进苏中,粉碎国民党顽固派阻挠和进攻,在如皋西乡建立县、区抗日民主政权。新四军还歼灭了大量日伪敌人。此次踏访这块红色根据地的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师(苏中)研究分会80余名会员,大多是新四军的后代,当年,他们的父辈在如皋的战场上奋勇杀敌,屡建战功,如皋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在苏中战役遗址,大家向遗址纪念雕塑敬献了花篮。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师(苏中)研究分会副会长庄晓明的父亲庄振华,是一位新四军老战士,曾参加苏中七战七捷战役,担任过如皋县委书记、县长、法院院长、公安局长、内务部长、武装部长等职。他说,“新四军将士当年打日伪不怕牺牲,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倍加珍惜,继承好优良传统,努力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图说:“老兵后代”们参观红十四军纪念馆。

“年4月,根据中央指示,活动在江苏通海、如皋、泰兴地区的农民武装组建成红十四军。”随着解说员的解说,参观红十四军纪念馆的“老兵后代”们的思绪回到了几十年前。“红十四军成立后,展开了进攻老虎庄的战斗,获得初战胜利。接着,将第一、二支队扩编为第一、二师。8月27日,红十四军二师四团六营会同5万余农民,攻下有苏南交通要道之称的南通市五楼桥……”一张张照片、一幅幅图画、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实物,无不展现了红十四军官兵英勇顽强、敢打胜仗的革命精神。共建单位代表、华夏保险上海分公司区域总经理陈秀芳感触很深。她表示,“现在我们开展经济建设,虽然没有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但我们也要像革命先辈那样,拼搏奋斗,战胜困难,去赢得一场场攻坚战,为国家的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图说:老兵后代”们在展览物品前回顾父辈的故事。

宽敞通畅的道路、拔地而起的高楼、热闹繁华的市场、美丽富饶的村庄……如皋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师(苏中)研究分会会长刘强的父亲刘先胜,当年是新四军一师参谋长,也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战役,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在和前来看望大家的如皋市四套班子老领导进行交流时得知,近年来,如皋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刘强深感欣慰:“我为父亲战斗过的第二故乡感到骄傲,也祝如皋人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图说:老兵后代”们在黄桥战役纪念馆前高唱战斗歌曲。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师(苏中)研究分会会员们还前往江苏省泰兴市,参观了黄桥战役纪念馆等红色场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507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