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扶贫医生的到来改变了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二六村的氛围。3年前,担任了9年主任医师的司徒潮满从深圳远赴和平县彭寨镇二六村,作为精准扶贫工作队长专门负责该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扶贫三年,司徒潮满将卫生系统的理论用于精准扶贫的实践,认真分析每一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针对穷病开准扶贫药方,实施量体裁衣式的精准化扶贫,实现药到病除,拔除穷根。
06:03深圳河源同饮东江水,亲如一家人。自年深圳市启动新一轮结对帮扶以来,深圳将对口帮扶河源作为份内事和家里事摆上重要位置。向河源派驻6个驻县工作组,选派出名干部驻村,对口帮扶河源个贫困村。为全面反映河源脱贫攻坚成效,展现基层扶贫干部的生活状态,深圳晚报联合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河源广播电视台推出大型系列主题报道《村里来了个扶贫队长》,这一期我们来说说司徒潮满。
△司徒潮满,驻和平县彭寨镇二六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长
地图上找不到的贫困村,来了个主任医师
司徒潮满不会忘记第一眼见到的二六村:沿路都是荒草,村里的路勉强只能通过一辆汽车。工作队驻村走访后,他发现这里的情况比自己设想的还要复杂和棘手。一下大雨,溪水漫过水田,水浸低洼农户,农作物和家庭财物受损村道破损、狭窄生产道失修,被水冲坏了整个村没有路灯、没有休闲广场……不断有村民反映情况和表达期望。这个地图上都难找到的偏远贫困村,让司徒潮满无从下手。扶贫工作刻不容缓,但村集体收入低,没有钱对村里的公共设施进行改造或修建,该如何是好?
为了做到精准扶贫,让群众早日过上好日子,司徒潮满从专业角度考虑,从深圳带来很多简单的医疗设备,为二六村临时安置了卫生站,并配有村医。
此外,司徒潮满还结合村情和扶贫政策,因地制宜,因时创新,在村里逐步推进了各项民生实事,完成建设文化广场、道路硬底化、农田水利等项目;积极发挥二六村原有优势,开展特色产业帮扶;还充分利用自己的职业敏感,让村里的老幼病残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二六村的铁公鸡,成了村民的定心丸
司徒潮满常常说道:脱贫不是一次性资金的脱贫,而是需要通过村里的集体项目和党建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整体的经济脱贫。为此,他和工作队一起动员全村开展种植百香果、养鸡、种植高山油茶、贫困户散养猪、牛和入股专业合作社养牛等项目。目前,全村28户在家有劳动力贫困户均参与产业项目,参与率达%。全村贫困户产业项目个数共64个,投入资金90.4万元。
为了搞好村里的党建基层组织建设,司徒潮满以身作则,秉着公正的态度推进扶贫工作。整村推行百香果种植的时候,按照相关政策,村民田地有相应的补助,有些村民为了获得较大份额的补助滥竽充数,把三亩地夸大为七八亩地,以为可以掩人耳目,但在司徒潮满这里却碰了礁。他拿着手机丈量软件亲自下地,还将结果公示。
这件事情过后,他有了一个褒义的昵称——铁公鸡。
可就是这样一位铁公鸡,在帮扶贫困户上却格外地慷慨。
50岁的林春梅是享受贫困户危房改造的一员,有一个精神病二级重残的妻子和刚上高中的儿子。去年的一场大雨,吹倒了林春梅家中的墙。正苦于没有资金重建的他,拿到了司徒潮满给的5万3千多块农房补贴。从原先的老屋到如今的新房,林春梅感慨良多:队长给了我很多支持和帮助,就像一颗定心丸一样让人安心。
△老屋
△林春梅入住新房时,自制感恩对联。
出于自身职业敏感,贫困户大病救助是司徒潮满一直以来很重视的扶贫工作。不少村民因残疾行动不便、语言不通,无法外出鉴定伤情获得大病救助补贴,司徒潮满就请医生进村上门,多次为贫困户争取,日夜奔波。每一次走访,每一次奔波,有责任、有感动、有危险,也有村民对他的盛情和赞誉。
75岁的贫困户梁晚香,丈夫瘫痪在床7年,司徒潮满知道后,马不停蹄地为这个家庭申请补贴。谈到司徒潮满时,梁晚香眼里有藏不住的感激:他是个好队长,感谢他。
△梁晚香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
不忘初心,扶贫路上继续前进
司徒潮满驻村三年,发生了太多难忘又不舍的事情。他曾经冒着风险颠簸40公里路运送临盆产妇,最后产妇顺利生产母子平安;他带动妻子参与帮扶,利用妻子的会计专业交办村里相关大小事务;他因糖尿病无法适应当地饮食,只能多吃青菜,村民们便自发主动为他献瓜献菜……
△司徒队长随身携带缓解糖尿病的药
司徒队长自从进村来,长期深入基层了解村民,走访入户了解贫困户,村里没有一个人不认识他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肖金台回忆说。如今,三年帮扶期即将结束,司徒潮满很快就要回到深圳,村民村干部都表示十分不舍。得知他即将离开,贫困户梁晚香一度哽咽。有空就多回来,脸上写满了不舍和难过。
司徒潮满即将离开二六村,但他的扶贫工作并不会就此停滞。为确保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司徒潮满始终牢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从一开始就为二六村计划着长远的未来。如今,二六村的扶贫工作成效有目共睹,他表示,扶贫精神仍在路上、二六村的未来可期可待。
脱贫攻坚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司徒潮满却能在扶贫工作中做到不急躁、不埋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让贫困群众看到改善境遇的希望,激发贫苦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汇聚党和政府、社会各方、基层群众的各方合力,让更多的贫困群众更快地走出贫困,迈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他是深圳帮扶河源驻村工作队的平凡一员,他是全国数以万计扶贫干部的普通代表,他们认真倾听群众呼声,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切实解决群众难题。正是因为有了前赴后继投入到精准脱贫工作的你我他,才增添了农村人民的欢声笑语,才有了焕然一新的美丽乡村,才开启了我国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向他们致敬!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编辑庄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