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临的这几年,我国处于反复封控、管控之中。疫情不仅仅降低了百姓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也使我国的经济陷于困境。全面放开之后,第一波疫情感染者大都已经康复,迎来了一波狂热的复工潮,大量闲置的劳动力急需要找到一份工作。
而在找工作、面试期间,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新冠病毒的存在,有的甚至已经脱下了口罩,将口鼻整个暴露于空气之中。病毒真的消失了吗?中疾控发布的第4波新冠死亡人数数据说明了一切。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第4波新冠数据趋势全面放开之后,第1波疫情感染已经接近尾声,社会主流的流行毒株是奥密克戎毒株。这种毒株传染性极强,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了大量人员的感染。感染者在感染后数周内会经历发烧、咳嗽、嗓子疼等一系列症状。
在疫情防控期间,中疾控一共发布了4次数据。其中,第三次和第四次数据是在全面放开之后所公布的。第三次数据统计了从1月13号到1月19号,由于新冠病毒感染而死去的百姓人数,共计人。这包括新冠病毒直接致死和间接致死人数。
第4次发布数据是1月20到1月26日,新冠病毒死亡病例为例。这些数字十分残酷,代表了一条条的生命的逝去。专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如果光从死亡数据上看,死亡人数的确在大幅下降。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能够掉以轻心呢?是不是意味着新冠病毒已经被击败了呢?
显然,我们不能够掉以轻心,新冠病毒也并没有消失。第1波疫情感染主要感染的的是奥密克戎毒株,虽然毒性低,但也造成了大量死亡。目前在美国等其他国家已经发现了XBB1.5毒株。根据相关专家解释,这种毒株它比奥密克戎的伤害性更强,不可控性更高。
目前,由于我国出入境政策十分严格的原因,这个XBB1.5毒株并未传入我国。但一旦传入,便会在我国引起一波感染潮,届时人们想要靠自身的免疫力去战胜它,怕是会比战胜奥密克戎更加困难。所以在严格把控出境和入境门槛的同时,国人们也要时刻提起防备心。
二、第二波疫情是否会来虽然中疾控发布的第4次数据,的确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新冠病毒依旧存在,第二波疫情依旧也有到来的可能。有专家预测,第二波疫情也许会在今年四五月份到来。这与正常的病毒传染周期相比,有所推迟。
之所以会推迟到来的原因,是因为第1波疫情感染已经在我国形成了80%的群体免疫。也就是说,在感染了奥密克戎之后,我们的身体内产生了一种对抗奥密克戎病毒的抗体,这种抗体的有效期能够持续三个月左右。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抗体的效力会不断降低。
的确,奥密克戎在短时间内不会再在我国掀起波浪。但是,一旦人们体内的病毒抗体的有效期过去后,病毒会再次入侵,很有可能在社会面造成第2次大面积的病毒感染。而国外的XBB1.5毒株始终存在,始终有传入我国的隐患。因此,对于第2波疫情,我们要始终保持严阵以待。
三、第二波疫情早做防范新冠病毒的狡猾是人类所无法预计的。春节之后,许多朋友迫不及待地摘下了口罩,这种做法是大错特错的。一旦迎来第2波疫情,那这些防护措施做的不到位的人,将会是第一批感染者。
要知道,病毒它始终存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体内的抗体在无声的抗争。况且,病毒拥有重组和分裂的能力,它会在黑暗的角落不断的进化。也许,会进化出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新型毒株。因此,哪怕现在我国政策已经是全面放开,也决不要掉以轻心,要早做防范。
总结相关专家对疫情情况进行了分析,第2波疫情仍然有到来的概率。对我国来说,近几个月要尤其注意增加个人疫情防控意识。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出行佩戴口罩,家中常备消毒剂。
当然也可以适量的囤药,尤其是一些患有基础病的老人,一定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以防疫情来临时会不知所措。这样,能有效保证老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你,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