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三年取得重大进展五年见到显著成效”中,河源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粤赣高速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导向,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引领乡村振兴发展。
从江西定南县出发,沿着国道一路前行,就进入了“粤赣高速入粤第一村”——和平县上陵镇江口村。冬日里的粤北乡村,处处涌动着“四小园”建设的热潮。村口处,一面绘制着稻作“丰”景的彩绘墙映入眼帘,干净整洁的混凝土村道蜿蜒延伸,“穿衣戴帽”的农家屋舍鳞次栉比。
率先尝到甜头的村民吴日安在半年前根本无法想象,有朝一日借着政策的春风,自己的老旧民房也能变成白墙黛瓦的美丽庭院。
和平县上陵镇江口村村民吴日安:“以前的房子是红砖墙,没有装修的,很感谢政府把我的房子搞得这么漂亮,鸡舍也搞得很漂亮。”
施工方负责人温春友:“一户一设计,吴日安的家围绕着岭南的特色设计风格,有小披檐,小青瓦,小庭院。这个是在我们整个江口村多栋房子里面,通过了几天时间的努力,找到的最适合做样板的一户人家。”
一砖一瓦皆成景,剪得风光入画来。于今年4月进场的江口村改造工程预计在12月底完工,重点围绕国道沿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包括文化休闲广场、健身活动广场、国道粤赣边界标识景观、村庄基础设施工程等。
和平县上陵镇江口村党支部书记叶敏:“现在我们江口村在打造美丽乡村,接下来,我们会引进美丽的花海,打造民宿,引进企业,在我们江口村落户,通过这些产业,带动我们的村民发家致富。”
据了解,包括江口村在内,和平县粤赣高速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涉及该县上陵、大坝、阳明、合水等4个镇12个村,项目根据“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村文明身心美”的要求进行规划并逐一落地,总投资2.4亿元。
和平县扶贫工作局局长杨国彦:“第一就是‘拆’,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彻底整治农村‘脏乱差’的现象,第二个就是‘建’,通过规划引领,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发动群众创建‘四小园’,改善人居环境,第三个是‘管’,通过党建引领,通过民主法治之村创建,制定乡规民约,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的管护。”
依托各地独具特色的资源和产业,当前,和平、连平等县正全力推动粤赣省界(河源)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项目快速落地、早日见效,成为展示全省、全市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连平县上坪镇镇长叶春燕:“风格一致、特色鲜明的上坪镇粤赣省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已成效凸显,省界景观、街镇风貌、人居环境、营商环境大幅提升,上坪镇乡村振兴步子越走越稳,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了。”
乘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近年来,我市加快“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对标对表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扎实做好“六好”文章,集中力量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接下来,我市还将把灯塔盆地打造成为引领河源未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平台,加快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构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创建省级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打造灯塔盆地乡村振兴主引擎。如今的河源乡村,正行驶在振兴发展的快车道上,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河源大地上缓缓铺开。(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