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湖南省平江县县委政府前,来了一对衣衫褴褛的母子。
母亲满脸风霜,孩子面黄肌瘦,两个人看起来跟街上讨饭的乞丐没啥差别。
虽然样子落魄,但是这位妇人的“口气”却不小,她上来就说要找县委书记,声称自己有很重要的事情要汇报。
当时平江县刚解放,一大堆的事儿等着县委书记齐寿良去统筹处理,工作人员便对妇人说:“有什么事情您跟我说也一样,我们也能给您处理。”
谁知道,妇人还是坚持要见县委书记本人。工作人员怕她真的有什么要紧事儿,便在汇报后将她带到了齐书记的办公室。
在办公室里,妇人告诉齐书记,自己叫朱引梅,是新四军烈士涂正坤的遗孀。
一听是烈士遗孀,齐寿良很激动,正当他要开口问妇人是不是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上帮忙时,妇人眼含热泪,颤抖着手打开了自己随身携带的那个旧包裹。
这一打开,在场的人全部都惊呆了——里面竟然是重达一斤多的黄金!
这是怎么回事?这个看起来像乞丐一样的妇人,为何会随身携带着那么多金子呢?
这一切,还要从当年的那场“平江惨案”说起……
“平江惨案”
年,国共联合抗日全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已有两年。这一年,被打得节节败退的侵华日军转变了对华战略。
狡猾的日寇敏锐地察觉到了蒋介石的独裁思想,在正面战场上放松了对国民党部队的军事打击,企图利用国民党反动派的不轨之心,让中国人去打中国人,从内部瓦解中华民族的抗日力量。
面对这样“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蒋介石心动了,他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蒋介石此后,蒋介石或明示、或暗示、或亲自下令,命令其麾下的国民党反动派,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袭击和破坏。
在这种背景下,国民党第九战区第27集团军杨森部得蒋介石任命,换防到了湖南省平江县。而在这里,有着涂正坤所率领的新四军驻平江留守通讯处。
涂正坤是谁?
涂正坤是国民党反动派的眼中钉、肉中刺,是他们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优秀共产党员。
涂正坤曾经化身为缝纫工,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眼皮子底下频繁进行革命活动;他参加过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与红五军一起建设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了农民武装力量。
除此之外,最让国民党反动派记恨的是:在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时任湘鄂赣省委书记的徐正坤,率领着湘鄂赣根据地的工农群众,打破他们的围追堵截,赢得了三年游击战的胜利。
在涂正坤的领导指挥下,湘鄂赣根据地五百多名党员干部和近四百名的红军战士,愣是战胜了大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屠杀,获得了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
这怎能不让国民党反动派咬牙切齿?
涂正坤国民党反动派想要将涂正坤杀之而后快,涂正坤与他们之间也有着解不开的深仇大恨。
当年,涂正坤带领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队伍一天天壮大,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忌惮。他们想要消灭这股革命力量,但是每次都被狠狠地打了回去。
恼羞成怒之下,国民党反动派将毒手伸向了涂正坤的家人,残忍地屠杀了他的父母。
杀父杀母的深仇大恨,怎可不报?
涂正坤率领游击队进攻国民党重镇长寿街,全歼国民党守军,活捉指挥官邱国轩,亲手为枉死的父母报了仇!
至此,涂正坤与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可谓是不死不休。
然而,现在,国共要联合抗日了。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存亡之刻,所有的中华儿女都要放下彼此之间的恩怨,团结起来将日寇赶出中国!
涂正坤涂正坤是个深明大义的革命工作者,他放下心中的仇恨,毅然决然地遵照党中央的指示,与驻防平江的国民党杨森部进行了谈判,并最终与对方签订了5条停战协议:
第一:停止敌对行动,撤离对我军进攻的所有部队。
第二:把平江县嘉义镇让出来。
第三:不得对我方部队阻拦,不得逮捕和杀害我方人员。
第四:发放经费
第五:停止所有对我军部队的诱降,一旦发现有叛徒来我方部队“招抚”,立刻斩杀!
虽然协议签订了,但是与国民党反动派打了那么多年交道的涂正坤知道,与他们合作,必须提高警惕。
然而,即便有所准备,徐正坤还是低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和毒辣。
年6月,杨森接到了蒋介石的一则密令:处决新四军平江嘉义留守通讯处的所有共产党人员。
杨森这一天,天气非常闷热。时任新四军参议兼中共湘鄂赣特委书记的涂正坤,为了破坏日军向前线输送兵力的计划,刚刚带领着当地的民众和战士摧毁了日军公路。
破坏公路的工作结束后,徐正坤回到了平江通讯处。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徐正坤又马不停蹄地去接待来访的群众。
就在徐正坤为群众解决问题时,一名国民党官兵神色焦急地跑了进来——“涂书记,前方接到紧急情报,日寇不日将进犯平江,请您马上到嘉义区公所商讨抗日事宜。”
涂正坤觉得有点儿奇怪,但是考虑到抗日之事不可大意,便跟着这名国民党官兵走出了通讯处的大门。
刚刚走出通讯处不过50米,带路的国民党官兵突然大声咳嗽了一下。涂正坤瞬间意识到情况不对!然而,为时已晚。杨森已经在此地埋伏了大批的国民党特务,他们听到暗号后,立刻对准涂正坤开了枪。
密密麻麻的子弹射向涂正坤,在他身上穿出一个个血洞,将他击倒在地。倒下时,涂正坤怒目圆睁,大骂:“你们怎能破坏抗战!”
但是,国民党反动派既然敢做,哪里还会在乎他临死前的痛骂呢。
涂正坤倒在地上,拼尽最后一丝力量,朝着通讯处大喊:“有危险,同志们快跑!”
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在涂正坤遇害的同一时刻,杨森也已经安排了大批的国民党官兵冲进平江县通讯处。
通讯处的同志们没料到在联合抗日的关键时刻,自己会遭到同胞的屠杀。毫无防备之下,通讯处秘书长吴渊、通信处成员罗梓铭、曾金声、吴贺泉、赵绿莹全部被国民党特务抓捕。五名同志被国民党反动派拉到附近的淘金坑内,或枪杀,或活埋,全部被残忍杀害。
这就是震惊了全国的“平江惨案”!
在将涂正坤等人杀害后,国民党反动派们没有收手,为了斩草除根,他们又将屠刀伸向了他们的家人。
抱着儿子,背着黄金,开始逃亡
涂正坤遇害的消息传来时,他的妻子朱引梅还正在家中逗弄9个月大的儿子。她怎么也没有想到,早上匆匆地分别,竟然就是与丈夫的诀别。
朱引梅悲痛欲绝,抱着儿子嚎啕大哭。痛哭之时,朱引梅突然想起丈夫前几天交代给自己的话——“如果我牺牲了,你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放弃革命!”
原来,涂正坤在遇害前也感觉到了危险。而为了保险起见,他交代妻子:“如果我遭遇了不幸,你一定要将党的经费交还给党。”
这经费,就是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重达一斤二两的黄金。
想到丈夫的嘱托,朱引梅赶紧擦干眼泪,匆忙找出金子藏到柴堆里。
然而谁能料到,朱引梅刚刚藏好金子还没来得及回去,凶神恶煞的国民党特务已经一脚踹开了家里的大门。而此时,她那年仅9个月大的儿子,还孤零零地躺在家里。
为了保护好金子,朱引梅不敢贸然露面。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特务们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搜查,只能揪心地看着特务们将年幼的儿子像玩具一样提在空中。
眼看着特务们就要将孩子狠狠地摔在地上,朱引梅的房东冲了出来,他一把将孩子从特务们手中抢过来,强忍着慌张大声说:“这是我孙子!不是你们要找的孩子!你们来晚了,涂正坤一死,朱引梅母子就跑了……”
就这样,在房东奋不顾身的保护下,涂正坤烈士与朱引梅的儿子涂明涛死里逃生,躲过了一劫。
没有找到朱引梅母子,特务们气急败坏地走了。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对朱引梅母子的追踪,他们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誓要将革命烈士的家属们斩草除根!
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将金子交还给组织,朱引梅抱着儿子,踏上了10年逃亡之路。
朱引梅不敢回丈夫的老家,害怕敌人已经在那里等着她自投罗网。剩下能去的地方,只有自己的娘家了。
朱引梅抱着儿子一边躲避敌人的追捕,一边日夜不停地赶路,走了整整两天两夜后,终于走回了娘家。
她不敢住在娘家,害怕给娘家人招来杀身之祸,就带着儿子躲在附近的山林里。娘家人心疼她,每天都会偷偷来给她送饭。
这个时候的朱引梅,虽然苦,但是还能勉强支撑下去。
然而好景不长,国民党反动派很快就将毒手伸到了这里。他们悍然冲进朱引梅的娘家,对他们威逼利诱,想要问出朱引梅的下落。娘家人挺住了,咬死说不知道。
特务们并不相信,他们怀疑朱引梅就躲在附近的山林里。
而后,他们端着枪,对山林进行了疯狂的扫射。林间的小动物和飞鸟全部被惊得到处乱窜乱飞,寂静的山林一时间陷入了混乱。哪里有动静,特务们就朝着那里开枪。
而此时的朱引梅,就抱着儿子躲在一棵树后。
年幼的儿子感觉到了母亲的紧张和恐惧,他紧紧地攥着母亲的衣服,懂事地没有发出一声哭喊。
特务们的子弹太密集了,即便躲在大树后,朱引梅还是受了伤。一枚子弹划过她的肩膀,带走了一块血肉,鲜血很快就浸湿了朱引梅的衣服。
肩膀传来剧烈的疼痛,朱引梅却不敢动,只能死死地咬着牙挺着。
不久之后,一无所获的敌人骂骂咧咧地离开了。朱引梅这才走出来,将汩汩流血的伤口包扎起来。
虽然敌人走了,但是朱引梅知道,她不能再在这里待下去了。再待下去,不仅自己和孩子有暴露的危险,娘家人也会被自己连累。
朱引梅背着儿子,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山林更深处走去。
背着一斤二两黄金,却整整乞讨10年
一个哺乳期的妇女,一个9个月大的幼儿,想要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中活下来,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朱引梅不敢踏足国民党控制的乡镇,只能在山区里跟国民党反动派玩起捉迷藏。
那时候的山区不像是现在游人如织的景区,大多都是无人踏足的危险之地,而朱引梅也不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野外生存专家,想要在山区里带着儿子活下来,对朱引梅来说太难了。
十年间,朱引梅带着儿子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每天都睡在山上。怕引起反动派的注意,她连一个遮蔽风雨的临时棚子都不敢搭。
如果说住的地方还可以凑合,那么吃的怎么办呢?
朱引梅自己还好说,她挖野菜、摘野果、吃树根,再难的情况咬咬牙都挺了过去。但是儿子呢?她那还在吃奶的儿子怎么办呢?
不足一岁的幼儿自然不能像她一样吃着拉嗓子的树根,但是朱引梅又哪里有奶水可以喂儿子呢。
没有办法,朱引梅只能趁着风声不太紧的时候冒险下山,蓬头垢面地沿街乞讨。幸运的时候,朱引梅能讨来一点儿馒头,她就嚼碎了一点点喂给儿子。
但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家家户户过得都很艰难,大多数时候,朱引梅几天都讨不来一点儿吃的。
正是因为这样,朱引梅的儿子涂明涛从小就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
据他回忆,自己的童年一直都活在恐惧和饥饿中。十年里,他从来没有在人群聚集的乡镇中生活过,为了躲避反动派的追捕,妈妈带着他在北至通城南至浏阳的山脉之间,度过了自己的整个童年。
作为一名母亲,朱引梅每每看到儿子的模样,都心疼的要忍不住落泪。
但是谁能想到,这个沿街乞讨的可怜母亲,每天都随身携带着重达一斤二两的黄金!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党组织也在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杀,即便朱引梅将这笔黄金占为己有,也不会有人追究。
退一万步说,不需要全部的黄金,哪怕只拿出一点点,朱引梅就可以让儿子吃饱穿暖,健康长大,她们就可以摆脱像野人一样的生活。
然而,她竟从来没有动过黄金的念头,她咬着牙带着儿子过了十年流落荒野的艰苦生活。
年平江解放,满面风霜的朱引梅牵着面黄肌瘦的儿子,将丈夫牺牲前保管的一斤二两黄金经费,全部上交给了政府。
同时上交的,还有她苦苦攒下的,这些年因为流落山林而无法缴纳的党费……
平江县县委书记齐寿良颤抖着手捧着仿佛千斤重的黄金,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涂正坤是为党英勇献身的烈士,他的遗孀朱引梅,更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齐寿良将朱引梅的事迹上报给了上级,党组织立刻下令为朱引梅恢复党籍,安排工作,优待烈士遗孀和遗属!
朱引梅背着一斤二两的黄金,却乞讨十年,过了十年艰苦卓绝的日子。这样的选择在很多人看来都不可思议,然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执着,我们的先辈们才赢得了抗战的胜利,为我们打造了和平与自由的新中国。
共产党员朱引梅,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丈夫的嘱托,完成了革命的坚持,完成了最至高无上的使命!
向涂正坤、朱引梅夫妇,以及所有为革命事业坚持抗争的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