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样的玉米让井陉县委书记这么动心

眼下正是鲜食玉米的上市期。8月11日,在井陉县小作镇东高家庄村的甜糯玉米种植示范基地里,20多位当地农民正在紧张的收掰玉米。“昨天刚来12.5万斤的鲜玉米定单,价格0.8元/斤。现在我们的平均亩产量在斤左右,算下来一亩地毛收入元左右,比种普通玉米高出三分之二。除去土地流转、种子、化肥、农药、浇地、用工等成本,每亩地纯收入能超过元。”村党支部书记高和平掰着手指头算着经济账。他说,0.8元/斤是批发价,平时他们零卖是按穗来计,平均一穗一斤左右,卖1.2元。今年他们村集体种了60亩,增收10万元没问题。流转土地的费用是元/亩,用工费每天每人50元。用工对象大部分是列入监测对象的脱贫劳动力。低保户高棋棋就是其中一位。他说,活儿不累,平均每月能挣到多元,也不耽误家里的活儿。如今,小作镇已推广甜糯玉米亩,涉及10个村,品种有3个,“万糯”型甜糯、彩糯、“石玉”型甜糯。农村人口流失,土地撂荒……山区乡镇乡村振兴面临的这些共性问题,小作镇也不例外,全镇在籍1.8万人,实际常住人口不足0.8万人,土地撂荒现象严重。如何在坚守农田红线的基础上,把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结合起来,成为小作镇急需破解的难题。年初,镇主要领导带队,到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问计。专家通过实地调研,给出了村集体流转土地、发展甜糯玉米的思路。进山先看出山路。为了解决将来玉米的销路问题,在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牵线搭桥下,石家庄“消费帮扶生活馆”也加盟进来。三方签定合作协议,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玉米研究所负责品种推荐、技术指导,石家庄“消费帮扶生活馆”负责产品回收,小作镇负责发动各村种植。石家庄农林科学研究院还为小作镇颁授了“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特色玉米科技示范基地”牌匾。“甜糯玉米以其特有的口感,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小作镇负责同志说,今年鲜食玉米的试种效果很好,市场反映良好,县领导们品尝后也赞不绝口,给予了高度评价,县委书记刘丽香还特意订购了一些推荐给朋友品尝。

甜糯玉米的试种成功,激发了全镇各村的积极性。仇家窑村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恢复以前水毁的土地60余亩,现在正进行土壤改良,准备种植甜糯玉米。“现在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明年全镇种植面积有望突破亩”。镇负责同志说,接下来,他们镇将筹建冷库和加工生产线,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并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进一步拓展销售市场。

作者

冯春艳王月编辑

韩晓红邮箱

jingxingfabu

.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39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