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已经深刻认识到,如果没有一份拿得出手的技术或学历,未来的路将越来越难走。这也是为什么,农民抛弃“上学无用论”,开始关心孩子学业的根本原因。
可是,随着高中录取“砍半”,即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录取人数比1:1的政策推行下,不少农民已经意识到,决定孩子未来命运的关键,已经由高考转变为了中考。
其实,就综合情况来看,目前上学,仍然是改变农村孩子及家庭命运的捷径。毕竟一份高学历,不仅是求职的“敲门砖”,更能提高农村孩子的认知水平,进而影响其未来发展。然而,现如今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大部分农村孩子只能上职高,已经成为现实。
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农村孩子上职高的问题,可不仅仅只是一个选择那么简单。
目前我国教育有两大主线,一个是以学文化为主的普通高中,另一个就是以学技术为主的职业高中。虽然表面看上去,无论选择哪一个,农村孩子都能拥有一个提升自身实力的机会。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现阶段大部分职业高中的教育水平和学习氛围,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因为在职高“玩废”的农村孩子,并非个例。
与此同时,虽然自前两年开始,我国“技工荒”的消息就频繁出现,给人一种让孩子上职高学技术,会更有“钱路”的错觉。而之所以说这是一种错觉,是因为当下劳动力市场急需的是高级技工,而非初出茅庐的应届职高生。这种劳动力供需之间的偏差,很容易让“毕业即失业”这一现象,从大学生转移到职高生。
综合以上来看,受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少农民对于孩子上职高,抱有担忧的态度。其实,农村孩子也是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但是在普高录取“砍半”以及优质教育资源向县、市集中的情况下,农村孩子的上学之路正在变得越来越难。而作为国家“重器”——教育也应该尽显公平性,因此,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加快职业教育升级,就变得很重要。
面对以上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问题,国家定期发布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依托现有资源,新建、改(扩)建个左右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逐步实现每个具备条件的县(市)建立1所技工学校。这一措施表明,国家将通过扩大技工院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的方式,为农村孩子选了一条出路。从而避免因当地职业培训机构缺失或数量不足,造成中考失利的农村孩子,被迫早早辍学的情况发生。
第二,对帮扶家庭,尤其是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接受技工教育给予补助,并让其享有优先招生、优先实习以及优先推荐就业的福利。这一措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既送钱、又送工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农民对于孩子上职高或技校,在经济负担和未来就业上的顾虑。
面对高中录取规则的改变,农民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不要轻信“今年初三不能在公立学校复读”的消息,因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具体政策明确这一点。因此,如果孩子中考失利,建议农村家长不要急着让孩子上职高,及时与老师沟通,看能否安排孩子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