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瞭望网讯(杨瑞明魏云云)12月10日,赣深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条设计时速公里的高速铁路干线串联起粤赣大地。据了解,从赣州到深圳仅需2小时。深圳、东莞、惠州、河源、赣州五座城市“握手相拥”,粤赣两省协同发展加速迈入“两小时经济圈”,“复兴号”动车一路驰骋,结束了绿皮车时代。
中铁六局路桥公司施工的赣深铁路GSSG-3标段管段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境内,地处粤赣崇山峻岭,部分属于丘陵地带,与东江、浰江蜿蜒而行。双线全长9.公里,主要包含12段路基、9座桥梁、2座涵洞、7座隧道、20孔现浇梁以及单线18.公里(块轨道板)无砟轨道工程。诸隧道穿越地质断裂带,岩层破碎、节理发育,加之围岩裂隙发育且富水,施工过程中涌水、坍塌。
聚兴隧道全长.52米,施工区域地势起伏较大,最大埋深约为63.4m,地质复杂多变,围岩多为风化岩,层状构造,裂隙级发育,岩体易破碎,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隧道由出口单向掘进,采用钻爆法施工。为确保隧道按期贯通,项目部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增产两手抓,施工中,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勤支护、快循环”的原则,以抓安全、保质量、重环保、促进度为目标,紧盯关键节点目标,优化资源配置,紧密工序衔接。在保证安全质量情况下顺利贯通,为赣深铁路的全线起好头、开好局。
全长米的新聚隧道在建设过程中,洞穴内部高温是阻碍工程进展的一大难题。刚进入隧道不久,腾腾湿热空气扑面而来,让人闷热难耐,掌子面作业人员的汗水流过脊背把裤子浸湿大半。“洞外20多摄氏度,洞内温度平均35摄氏度,最高的时候有40多摄氏度”,中铁六局路桥公司项目部经理刘训炬介绍,“和平地区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分布较多,是广东著名的温泉之乡。”
“新聚隧道高地温地段最热的时候需要每天投送两卡车约3吨冰块。”中铁六局路桥公司项目党支部书记王腾说。为了解决通风问题,中铁六局管段内仅大型风机就安装了20多台,分布在全线隧道各通风管接口,全天不间断通风送凉,让洞内外空气流通。
无砟轨道作为高速铁路核心技术之一,其稳定性、耐久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但施工工艺更为复杂、精度控制要求更高。为保证无砟轨道施工的工程质量和对测量精度的控制。项目总工贺高强挂帅出征,并与项目经理签订军令状,带领相关业务部门现场勘察,精密计算,面对山区昼夜温差较大,合理选择气温较为稳定的夜间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现场技术指导把关,对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各道工序衔接和安全质量进行全过程管控,严格控制无砟轨道板高程偏差在1.5毫米以内,确保测量精度。
为助推无砟轨道工程按期完工,施工现场采取无砟轨道板铺设与底座板施工交叉作业。项目部积极开展“锁定工期,背水一战,大干30天,决战决胜保目标”劳动竞赛,成立了施工生产保障、技术保障、物资机械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安全质量保障等5个劳动竞赛保障小组,对无砟轨道板型号核对、运输、进场、堆码、安装、精调、灌浆、养护进行严密把关。现场施工员、技术员对各道工序进行自检和复核,经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铺设,并在合同工期内保质、保量地推进无砟轨道施工。全体参战人员在集团公司、公司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昼夜奋战,创下单日完成块无砟轨道板铺设的最高记录,全力践行了“速度取胜、品质致胜”的建设理念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路桥精神。国家重点工程赣深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从在建的赣州西站引出,向南接入深圳北站,正线全长.37公里。线路贯穿江西、广东两省的赣州、河源、惠州、东莞、深圳5个市,设计时速为公里。赣深高铁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对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的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