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哥闲话民国史
说到孙文在大清驻英公使馆被公开释放之后,滞留欧洲,读书、学习、考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治思想,并且断言30年之内,大清帝制会被推翻,事实上后来的进程大大提前了。从英国返回亚洲之后,他只能在日本居住,因为在其他地方都在通缉他,包括港英政府治下的香港,也放出话来,只要他踏足香港,即可抓捕,所以孙文是不可能在香港公开露面的。
在日本居住期间,孙文也是闲不住的,他广交朋友,畅谈共和理想。孙文结交的日本人成分复杂,有民权主义左翼人士宫崎寅藏和梅屋庄吉;有政界人物民党领袖犬养毅;有财界人物民权主义右翼人士平冈浩太郎和大石正己;有军界将领儿玉源太郎和寺内正毅;有外务省官员中川恒次郎、小池章造和重光葵;有知识界人士南方熊楠、寺尾亨和秋山定辅;有妇女领袖下田歌子;有极端国权主义者内田良平和头山满,还有对华关系密切的东亚同文会、黑龙会的众多成员。
孙文通过对日本社会的考察,得出一个结论: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不但是亚洲人的骄傲,也是中国革命成功的示范:亚洲今日因为有了强盛的日本,故世界上的白种人不但是不敢轻视日本人,并且不敢轻视亚洲人。所以日本强盛之后,不但是大和民族可以享受头等民族的尊荣,就是其他亚洲人也可以抬高国际的地位。因为日本能够强盛,故亚洲各国便生出无穷的希望。在孙文看来,中国与日本命运相关:“日本维新是中国革命的第一步,中国革命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第二步,中国革命同日本明治维新实在是一个意义。”尽管这种将中国与日本的政治变革纠缠在一起的思路在逻辑上令人费解,但中日联合共谋亚洲复兴的思想几乎贯穿了孙中山的一生。
孙中山得到了日本人的推崇。
被孙中山称为“人生得一知己”的日本民党领袖犬养毅是他的崇拜者之一。犬养毅不但佩服孙中山关于中国革命与日本革命关系的论述,而且认为孙中山亿万黄金也买不动的共和决心完全具备了革命领袖的风范。与日本人士一起,孙中山实践着向亚洲其他国家输出革命的理想。当菲律宾独立军决定举行武装起义的时候,强烈地推崇亚洲黄种人联合起来的梅屋庄吉深入菲律宾与独立军首领建立了联系,而且还介绍独立军的联系人到日本拜会孙文和宫崎寅藏。
当即,孙文允诺可以动员三万人从广东赴菲律宾参加武装起义。孙中山的激情除了来自大亚洲革命的理念之外,他还认为一旦菲律宾革命成功,就可以借助那里的起义力量杀回来攻陷广东。菲律宾独立军给了孙文十万元,作为筹集人员和武器的经费,这是兴中会得到的第一笔巨款,立即被派上了大用场:在香港创办兴中会机关报,建立接待会党成员的机构,购买枪支策动新的武装起义等等。孙中山告诉密友宫崎寅藏:“菲岛再举的准备已经完成,惟因前事而受日本政府严格监视,所以不知何时始能运出武器,因此当地委员同意我们使用这些武器。大义没有先后,我们当唤起风云大兴义军,以实现宿昔的希望。我事若能成功,菲岛之独立,自属易如反掌。”
酝酿国内的武装起义,这一行动在孙文到达日本之前已经启动,组织者是陈少白。
陈少白根据兴中会“联络会党,召集旧人”的指示,参加了广东嘉应和平县的三合会,被封为三个重要的首领之一——“白扇”,即军师。在陈少白的联络下,年2月,哥老会堂主、三合会首领和兴中会领袖在香港齐聚一堂,这是兴中会与中国南方著名民间会党的前所未有的联合。会议宣布成立联合组织“兴汉会”,推举孙中山为总会长——“在今日之世,如果不通外间情势而乱揭竿而起,可能贻不测之祸于百年之后,而我辈之中无一人能通外间情势者。因此尤其寄望于孙君。”兴汉会定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歃血起誓后,陈少白被封为“龙头之龙头”,意思是军事总指挥。
在日本的孙文开始全力筹集军火,同时准备动身前往越南西贡指挥起义。就在这时,陈少白突然来信说,香港总督卜力和一位名叫何启的香港立法院议员表示,有意撮合孙中山与李鸿章合作,共同分割大清帝国南方两省的地盘。这个信息来的太突然,也是资本主义当中务实派的一个设想,如此一来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流血牺牲,但同时不确定性也会大大增加。
该如何抉择?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