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落实面对面机制,多部门联动回应

  “自从有了社区服务中心,我们老人多了个好去处,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心情特好,身体棒棒的!”苏伯口中所说的“好去处”,指的是源城区社区服务中心,也是该区居民养老服务示范中心。目前,全市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示范点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中,这是我市建设面向全市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解决老年人都能养得了、养得起、养得好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之一。

老人们在源城区社区服务中心打乒乓球冯晓铭摄

  今年4月,全市第五场“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召开,聚焦“养老难”问题“。半年多来,针对“养老难”突出民生问题,我市多部门联动,梳理问题类型,及时回复群众诉求,并展开相关工作,推动解决问题。此前,我市公开征集群众“养老难”诉求事项宗,截至11月25日,已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宗,还有88宗阶段性办结(已提出解决方案,且正在持续推进解决中)。   

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加快适老化改造

  “希望将这样的养老服务中心推广开来,让更多老年人受益。”诸叔今年70岁,银发少许,却挡不住他对生活的热情。他和苏伯一样,每天上午都到离家不远的源城区社区服务中心“打卡”。打球、唱歌、写字、喝茶……丰富的节目以及与同龄人的交际,为他们带来快乐和健康。刚打完乒乓球的诸叔红光满面,笑容可掬,约上几个好友又来到三楼的书法室。只见他挥毫泼墨,不一会儿一幅“不忘初心”的大字就呈现在眼前。“吉祥如意”“中国梦”……老人们纷纷用充满正能量的书法大字,表达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年轻的心态。

老人们在源城区社区服务中心写书法冯晓铭摄

  针对群众反映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市民政局协同市自然资源局,着手开展《河源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同时积极推动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示范点的建设工作。据悉,目前,各县区已完成选址工作,其中东源、和平县已完成大部分工期,预计年底前完成建设。

  “希望所有‘老宝贝’们能在良好的环境过着舒适的生活。”徐醒是一名在和平县下车镇服务的社工,针对他反映的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出行等问题,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残联等多部门联动,持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尤其加快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切实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户适老化改造,预计年底前再改造户。   

关爱老年人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经过2个多月的跟进,紫金县水墩镇的社工叶艳芬成功帮助低保对象彭叔申请了评残,并享受到残疾两项补贴,为这名老人增加了一些收入。一年多来,她以社工身份走进村(居),秉持着专业工作理念,运用专业方法,走近留守老人和独居老人,送去关怀,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服务。

  依托“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下称“双百工程”),市民政局要求社工定期开展探访活动,重点   我市积极推进“五社联动”(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等五方力量),让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助力完善基层养老服务,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社工机构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定期开展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上门巡访留守老年人。   

家庭医生走进门呵护老年人健康 

  曾先生是连平县大湖镇人,以他为代表的多名群众反映了老年人医养、康养问题。为此,市、连平县卫健局回访并深入了解了曾先生的具体病情后,医院就医,并向他做好解释说明。

  为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权利,我市建立了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免费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体系。市卫健局积极推动为全市常住的65岁以上老年人全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服务。同时,积极推动有条医院设立神经内科或老年病专科,对老年疾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组建了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辖区所有常住村(居)民均可免费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享受由医生、护士、公卫医生、乡村医生等医疗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共同管理的健康管理服务,对于行动不便或失能老人,家庭医生团队将上门提供相关服务。   

加大养老护理培训力度让老人养老不再难 

  针对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年人家庭找专业护理人员难的突出问题,市人社局持续实施“南粤家政”养老护理员培训项目,扶持家政护理服务机构发展,扩大居家养老日常护理技能培训规模。河源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陆续开设了养老服务相关专业,通过定向培养等方式吸引学生就读。此外,我市还计划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举办养老服务类职业培训。

  老年人办事难(其中高龄津贴申领较为突出)曾是一件“老大难”问题,即将上线的河源市高龄津贴智慧化系统,有望破解这一难题。据介绍,该项目拟在市一体化平台进行高龄老人津贴业务的数据对接和后台业务实施,实现对“粤省事”发生业务的业务受理、审批流转和进度查询服务支持。

  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事关民生福祉、社会稳定。接下来,我市将紧盯“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系列目标任务,力争到年基本形成城乡覆盖、功能完善、保障基本、服务多元、监管到位的全方位养老服务工作体系,基本构建兜底供养有保障、普惠养老能满足、中高端市场可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来源:河源日报记者:邹茹玉)

责任编辑:李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54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