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天之内,俄乌冲突就发生了三件大事,对局势影响非常深远。
第一件事,乌克兰在黑海连续得手,重创俄黑海舰队军舰,还袭击了俄万吨油轮。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在新罗西斯克港的黑海舰队基地,在8月4日遭到乌克兰无人艇袭击。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说法,俄军击沉了三艘乌克兰的无人舰艇,自身没有遭受损失。然而,美国CNN很快公布了一张卫星照片,显示黑海舰队的登陆舰“奥列涅戈尔斯基·戈尔尼亚克”号被重创,军舰已经大量漏油。乌克兰方面也发布视频,显示“奥列涅戈尔斯基·戈尔尼亚克”号遇袭后,船身已经严重倾斜,正在逐渐下沉。
当天夜间,俄罗斯一艘万吨油轮SIG号,又在黑海刻赤海峡附近遭遇乌军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卫星社等媒体称,此次袭击事件造成多名船员受伤,但没有人死亡,船体则是严重受损。乌克兰官员称,SIG号是俄罗斯主要油轮之一,船上装满了燃料,因此“烟花”很远就能看到。
在一天之内,乌克兰连续在黑海得手,透露了两个情况:其一,虽然乌克兰海上舰队已经全军覆没,但他们依然有能力突破俄罗斯对黑海的控制;其二,随着俄乌冲突进入互相袭击的新阶段,无人机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此前,俄罗斯对乌克兰实施了大规模无人机进攻,乌方则用同样的方式,对俄海军基地、大桥、油轮等战略目标发动袭击。
可以看到,俄乌冲突的战争手段已经出现重大变化。无人机和无人舰艇从“辅助手段”,升级为战场上的主要攻击方式。然而,无人机并没有相关的国际法则进行管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宣布对无人机出口实施管控,不仅展现了大国担当,还对现在的无人机战争起到了一定的降温效应,这对世界和平是重大的贡献。
第二件事,就在乌军在黑海连续得手后,在沙特吉达举行了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此次会议虽然是沙特主办,但主导者是乌克兰及其西方支持者。基辅当局和西方阵营想要借这场会议,得到发展中国家对基辅“和平主张”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动向备受国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