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第一位为了革命走上断头台的那个夏明翰吗?还记得那首被世人流传了几百年的断头诗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无数后来人踏着夏明翰的路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们忍辱负重,为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复兴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义无反顾的奉献了出来。
从夏明翰开始,先后出现了李大钊、刘胡兰、杨靖宇、赵一曼等一系列的后来人,他们为了大家舍弃小家,为了民族放弃生命,用各种方式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抗争。
而在我国那段历史中,还有无数这样的英雄们为着同一个目标在付出着、奋斗着。
五顶山事件
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做常隆基的传奇英雄。与这位英雄相关的有一个被日本人看做是耻辱的事件叫做:五顶山事件。这个事件的发生地就是现在位于我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砚山镇石砬山林场的五顶山国家森林公园中。
时间追溯到年的6月12日,据已经公开的档案记载:
时任伪满洲国军事大臣的邢士廉陪同时任日本军部高级顾问的一把手楠木实隆,到伪满洲国位于富锦县五顶山的伪军部队驻地进行视察时被伪军中的一名士兵开枪击杀,这名士兵在射击后逃跑途中投江自尽,这名射击的伪军战士叫做常隆基。
古有卧薪尝胆,今有常隆基心怀杀母之仇、夺妻之恨忍辱负重前行
常隆基出生于年,生于辽宁省西丰县成平乡凤楼村的一户普通农户家,这个土生土长的东北汉子,有着东北人最朴实的热情以及最浓烈的爱国民族主义。
年是个注定不寻常的年份,中国共产党诞生于这一年,南方以上海为首开始了新一轮的大罢工。
自从年被赶下台的清政府,在各方势力下苟延残喘地苟活着,年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清政府残留下来的那点政权选择退回到清朝入关前的那个大后方--东三省,建立起了伪满洲国的这样一个傀儡政权。
此时日本人已经一步步的撤掉自己亲善的伪装,将要侵略中国的目的一步一步的显露了出来。有一句话叫做:群众的眼睛永远是雪亮的。
作为傀儡的末代皇帝溥仪和他的大臣可以选择装聋作哑地做他们的傀儡,但是被剥削的底层人民心中却如明镜般透亮,毕竟在伪满洲政权下,生活异常艰难的还是他们自己。
任何一个政权想要有力量,最先要有的就是军队,正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对于退居东三省的伪满政权想以正常方式来组建自己军队,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只能以抓壮丁的方式来进行强制兵役的方式组建军队。
作为血型的东北人,常隆基的爱国主义教育从小就深入骨髓,自然是不愿屈服的。这一天,抓壮丁的人们到了常隆基所在的村里,为了不被抓去服兵役,常隆基和他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就躲到了他的姑姑家去了。
日本人也不是傻子,早在进村抓壮丁之前,他们就已经对这个村的常住人口进行了调查,对于适龄男青年都登记在册的。
于是逃跑的常隆基等人自然被发现了,因为常隆基本人身高马大的,具有典型东北大汉的俊美,让那些抓人的军官格外记忆犹新。
为了保护已经逃出去的常隆基等人,家中仅剩的常隆基妈妈是宁死不屈,被日本人活活打死也没有将常隆基等人的去处吐露一个字。
躲在姑姑家的常隆基听说了母亲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母亲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要看到自己的儿子能够娶到媳妇,成家立业。
所以在姑姑的撮合之下,常隆基与姑姑村里的姑娘红儿在两个好友以及乡亲们的见证下拜堂成亲了。婚后二人也很快成为了恩爱夫妻。
但是好日子不长,因为上次抓壮丁没有抓到常隆基,被训斥的日伪军小队长渡边,接到告密。告密之人是村里的无赖二蛋,因为之前求娶红儿被拒,后见红儿嫁于常隆基二人恩爱有佳、心生嫉妒。
他就引来日伪军小队长渡边,日本人是一群豺狼野豹,当着常隆基的面,将他的新婚妻子红儿侮辱后并且杀害。
常隆基也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日本人让常隆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让他受尽屈辱,将他抓回兵营,接受新兵训练。
杀母之仇,夺妻之恨在常隆基的心中积压着,他每天消极对待着加注在他身上的一切。他的反常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带新兵的连长邹士朋的注意,毕竟大家都是因为各种的原因被要挟才进到这里的。
每个人都有被抓着的软肋,在了解常隆基的故事后,邹士朋敬常隆基是条汉子,于是在新兵训练结束后,将他调到了自己的身边,让他成了自己的勤务兵。
作为勤务兵的常隆基能够有比普通士兵更多的自由,于是他能够有时间跑出去借酒来打发自己心中的苦闷。
于是去酒馆去得多了,就和酒馆的老板熟识了。当时的酒馆是许多地下党工作者的伪装,而正好常隆基常去的这家就是其中之一。
酒馆老板在得知常隆基的故事之后,慢慢地渗透给他许多抗日救国的消息,在这些消息的引导下,常隆基似乎也得到了启发,人生好像有了新的目标,不再是整日醉汹汹的昏昏沉沉的度日。
年的5月,常隆基所在的驻军接到了一条让他心思活泛起来了的消息:下个月将有日本高管来视察驻地。
身为勤务兵这一身份也为常隆基的刺杀提供了条件,而此时的五顶山驻地比平日更是加强了军事管制,整个驻地内更是要求除军官外,士兵一律不允许佩戴武器。作为整个驻地中日常被邹士朋呵护倍加的大白马,也被迫征用为视察高官的坐骑。
作为邹士朋的勤务兵,日常喂养大白马最多的人就是他,他也主动请缨为长官牵马。而与此同时,常隆基偷出了邹连长的手枪,藏在了大白马的马粪兜中。
大仇得报,终成英烈
在年的6月12日,年仅22岁的常隆基,做出来震惊中外的“五顶山事件”,后来被记载于《黑龙江历史编年》和《富锦县志》中。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抗日英雄,以《常隆基》为名,将他的故事拍成了电影,于年公映于众。并且在他的家乡修建了一座烈士陵园。
还记得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最火的一个短视频,是群众在烈士陵园里玩雪的画面,网友问孩子们这里是烈士陵园你们害怕吗?孩子们给出了最暖心的回答:不怕,他们都是保护我们的人。
网友也纷纷给出了最暖心的留言,有人说:先辈一定喜欢这样祥和的画面。也有人说:老子当年的仗没白打,你快看看来。还有人说: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不就是和平,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吗?
正因为有常隆基这样的忍辱负重的先辈们,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居乐业。所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呢?今天的我们更应该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不懈的努力与奋斗,为此而贡献出我们每个人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