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日军进攻河南鹿邑,炮兵对着城中的最高建筑进行轰炸,13颗炮弹居然全没爆炸,才知那里是老子升仙的老君台,鬼子认为老子显灵了,磕头就拜。年6月,日军在距离鹿邑县城3华里处,准备进攻。因鹿邑县城属于豫东平原,城内一马平川。日军怕鹿邑守军利用城内制高点,对他们进行攻击,就打算先将城内的高层建筑用炮摧毁。当时鹿邑城内有两个较高的建筑,一个是魁星楼,鬼子的炮兵架好迫击炮,瞄准魁星楼,一炮命中,魁星楼转眼轰然倒塌,日军们得意发出了一片欢呼声。而另外一个较高的建筑是用石头垒起来的,看起来非常像防御碉堡。鬼子炮兵接下来将炮口对准了这个建筑,炮弹发出后,一击命中,可是,不知怎么回事,鬼子们等了半天,这个建筑居然纹丝未动,难道刚发过去的是一枚哑弹?鬼子的炮手叫梅川太郎,他对着选炮弹的鬼子一通乱吼,让他仔细检查炮弹后再用。很快,梅川太郎用了另外一颗精挑细选的炮弹,然而,炮弹射出后,还是没有爆炸。气急败坏的梅川太郎发起狠来,一口气连射了8颗炮弹,然而让人瞠目结舌的是,8颗炮弹全部没爆炸,各个是哑弹!难道一箱炮弹质量都有问题吗?满腹狐疑的梅川太郎将炮口对准了县城内的民居,连发几颗炮弹,结果每一颗炮弹都爆炸了,击中的民房被炸得稀碎,炮弹没有问题呀。梅川太郎不信邪,自己亲自到炮弹箱里挑选了2枚炮弹,装好后再向那个最高的建筑物发射。炮打出去后,鬼子们静静等候,结果静悄悄的,什么也没发生,发出去的2颗炮弹还是没有爆炸,依然是哑弹。这时,这支日军的指挥官过来查看情况,不明白炮兵怎么一直没有把那个最高建筑物摧毁。听梅川太郎说连发12枚炮弹都没炸,指挥官不信有这么邪门的事,亲自选了一枚炮弹,发射过去,结果还是老样子,炮弹落到建筑附近,但没有爆炸。指挥官气急败坏,将炮口对准城内民房,一通发射将大片民房夷为平地,城内始终没任何的抵抗。于是,日军派小股鬼子探路后,才发现鹿邑县城内的居民早已经转移,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空城。一看城内没守军,日军部队就开进城内,梅川太郎带着炮兵小队第一时间赶到那处一直炸不掉的高建筑。只见建筑四周,墙上,树杈挂着他们刚才打过来没爆炸的炸弹,鬼子们满腹狐疑地进入建筑内部,看到太上老君的塑像赫然在位,梅川太郎看着老君像瑟瑟发抖,他觉得这是太上老君显灵了。他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太上老君的塑像磕起头来,其他鬼子一看,也赶紧跪倒磕头。原来,这个鹿邑城里的最高建筑,就是传说中老子成仙的原址,当地称之为老君台的地方。略通中国文化的梅川太郎实在解释不了,为什么炮弹打在老君台不爆炸,他坚信这是太上老君显灵在警告他。后来,日军撤离后,逃难的百姓和老君台的道士们纷纷返回,他们惊讶地发现老君台四周到处是没炸的炮弹。当地百姓从老君台的墙体、树杈、房梁甚至老君像前的神龛上,小心翼翼地将炮弹取下,总共12枚炮弹,最后埋在老君台旁边的大坑里。没想到,四十多年过去后,这件事还有后续。到了80年代,鹿邑老君台来了一个特殊的日本游客,他艰难地爬上老君台,虔诚地在老君像前跪拜。原来他就是当年向老君台打炮弹的梅川太郎。他向老君台的道士们道歉说,很惭愧当年的侵略行为,和向老君台发射了13枚炮弹他很后悔。老君台的几个年纪大,经历过此事的道士说,当年只发现12枚炮弹。梅川太郎说:当年是发射了13枚炮弹,最后那个枚炮打到哪里一时成了迷。此后,梅川太郎每年都来老君台磕头谢罪,对自己当年在中国犯的错表示道歉。年,梅川太郎运来了一根白色方柱,碑的4个面分别用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日文、英文四种语言,刻了一句话“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这个碑在当地叫“谢罪碑”,后来,梅川太郎因病去世,这个谢罪碑就一直立在老君台旁,替日本鬼子谢罪。年,老君台外一处老围墙倒塌,翻修围墙时在墙根的泥土里挖出一枚生锈的炮弹,经过鉴定这就是当年鬼子打过来、一直没找到的第13枚炮弹。据《鹿邑县志》记载,当年老君台旁边就是守城官兵的弹药库就,如果13枚炮弹有一个爆炸,触发弹药库,整个鹿邑东城就会被夷为平地。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之道,为而不争。”又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认为战争是“天下无道”的现象。但是老子并不反对一切战争。他说:“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就是说:慈愛,用来征战就能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正所谓“仁者无敌”。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记住历史,汲取经验教训才能走得更远。让我们坚信: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最后都会失败!我辈应为国家富强继续奋斗!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