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指南4个来自和平县,一座山区小城凭

                            

初冬的和平县,天空湛蓝,空气清新,风景优美,让人流连忘返。

作为联络广东、江西和福建的“要害之地”,这里是京九铁路入粤的第一站,也是广东改革开放前沿向内地辐射的窗口,地理优势明显,有着不错的发展潜力,年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近年来,和平县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动各领域的改革,一幅优美的宜居画卷徐徐展开。

粤北山区和珠三角的差距不止在宜居,在发展,还在看病就医的民生大事上。为破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累”的难题,和平县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到新高度,在试点基础上不断创新突破,成为继罗湖、阳西等之后,广东医共体建设的新名片。

一场期待已久的变革

年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从宏观到微观都深度影响着这个时代,很多人的生活无法回到从前,也有很多事经历磨难迎来新的发展。

4月底,医院(医院)产科主任章妙霞接到一份求助。31岁的曾女士一直不能自然生育,医院做了试管婴儿,产检也在那里。第一次四维彩超时,医生发现胎盘覆盖宫颈内口,到了孕晚期仍旧如此。

这是典型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极为凶险,很容易引起产前产后大出血,危及母婴生命。产科医务人员都谈该病色变,但曾女士和家人不仅请求确保母婴安全,还提出要保住子宫,保住未来的生育可能。

该院医生感到棘手,建议她到广州求医。虽然当时疫情趋缓,但到外地就医还是有诸多不便,曾女士和家人找到医院产科。章妙霞和团队能不能行?新冠疫情下他们能否迎接一个新未来?曾女士心里直打鼓。

河源是广东省的医疗卫生洼地,和平县的医疗服务能力在全市也不突出。因为和江西定南县、龙南县接壤,历史上和平县吸引过江西群众南下看病,但新世纪以来,因江西医改,医院医院,运行管理和营销机制灵活等原因,不仅江西患者少来了,县域靠北的下车镇、上陵镇和浰源镇等地的患者反而逆行北上,东边的贝墩镇、古寨镇、东水镇等地群众也选择东去龙川县就医。

“十几年前,一位省卫生厅领导到和平县调研时,对和平县的医疗特别是硬件建设,直言不讳说医院硬件建设是全医院。”院长黄兰婕回忆,当时她还是产科主任,一手打造了该院的明星科室,因为人才流失、断层,“技术进步不大,甚至还退步了。”

患者外流,一度带走了县里近半的医保资金,县里无力投入,医院建设缺乏动力和活力,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发展日益放缓。

“必须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满足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把患者留下来。”县委书记陈劲松说,和平县提出改善民生,“打造人民幸福新城”,这是一个绕不开的重任。

东风从西边的广州吹来。年,医院综合改革全省覆盖,和平县3医院改革后,也呈现出政府投入、服务人次增加,药品费用、就医费用下降的“双升双降”态势。年,广东省选取粤东西北地区15个试点县,探索县域医联体建设,和平县位列其中。

最初接到通知,河源市首先考虑的不是和平县。改革需要主动作为,时任市卫生健康局局长袁成章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县(区)缺乏热情,于是回到老家和平县,找到县卫生健康局局长黄明东,“和平县有改革意识,也有一定的改革基础,你们来挑这个担子吧。”

黄明东当场领了任务,和老朋友开玩笑:“你那么有诚意,我就帮大家探探路。”他说,年广东省要求基层探索医联体建设时,和平就有过思考,但没有形成思路,现在他等到了破局良机。

当时全国医联体建设经验不多,城市形成了深圳市罗湖区医改模式,县域则各有探索,还没有公认的学习样本。和平县选择紧跟国家和省里的政策,组建了3家医联体:以3医院为龙头,将17间乡镇卫生院分为三组,医院联合9家,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分别负责4家,实行县镇一体化管理。

“第一步走得还是有些吃力,推行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陈劲松回忆,医院、妇幼保健院发展滞后,自身服务能力不强,很难带动基层发展;医院政策落实比较到位,选派了一批业务骨干下沉帮扶,初见成效,但在松散型的机制下也没有更好的突破。

年10月,和平县入选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这既是对和平县前期探索的认可,也带来了新的压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一年,粤西地区的阳西县借助与深圳市罗湖区的渊源,将罗湖医改模式与本地实际结合,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得到了国家和省里的认可。同时,广东省印发《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深化人事薪酬、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实现县域医共体内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等“六统一”管理,理清政府、部门和县域医共体三方职责。

有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也有了更明确的政策指导,和平县迅速行动起来。年4月,和平县取消原来的3个医联体架构,整合为1个紧密型医共体:以医院为核心,医院,横向联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纵向联合17家乡镇卫生院、个村卫生站,实行县镇村人财物统一管理,形成了“医疗一盘棋、财务一本账、管理一家人”的新格局。

“阳西与和平一样,都是发展相对落后的山区小城,他们能找到阳西模式,我们也可以探索和平做法。”陈劲松说。

一群负重前行的勇者

“年4月,和平县卫生计生局改组为卫生健康局,发出的第一份文件就是取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医联体的法人资格,组建以医院医院。”黄明东说。在新架构下,县级医疗机构不再是单打独斗,县域医疗服务体系联为一体,按照功能定位分工协作、分级分层分类管理,甫一运行就展示了蓬勃生机。

年年底,和平县卫生健康局在年终总结中兴奋地写道:“通过发挥医院医院的龙头作用,推动县域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促使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明显改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同年12月23日,河源市组织各县区主要领导在和平县召开全市县域医共体建设动员大会,推广和平县试点。

年6月,广东印发实施《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慢病管理中心运行指南等15个指南(试行)》,对今后医共体做什么、怎么做给出了最详尽的解答。“其中4个指南来自和平县的探索,数量超过了不少先行者。”和平县卫生健康局分管医改工作的副局长池志勇说,后来省里推出绩效考核体系,其中《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试行)》就有和平县的贡献,“这是对我们的肯定,也是我们的骄傲。”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一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58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