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个尚未被打扰的700年古村,古韵犹

象山寻静归心路转时光忽见烟村画桥风帘翠幕既在桥上又见青田

桥上古村村落间之间屋落与青田桥的组合,是非常经典的村落界面,古树,古桥,古村,清溪,没有辜负这里的青山绿水。如果你在桥上古村慢慢欣赏穿行,一定会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从江西金溪县陆坊乡西南行3公里左右,即是桥上村,村落坐落在河边滩地上,夹溪渠而建。村北是青田河,河上有古老的青田桥。

村东有一小路通东山岭,为陆象山墓所在地。桥上村位于金溪县白马湖风景区和陆坊乡象山墓风景区之间,紧邻国道,交通便利。

桥上村,隶属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陆坊乡,该村现有耕地亩、山地亩。村落引水穿村,房屋或架在水渠之上,或临渠成院,水流急急,给村落增添了动静相宜的特色。村内主要产业是种植水稻,外出基本都是做面包,有面包村之说。

村内特色建筑十分丰富,如青田万福桥、伴月泉等。凭借村内悠久的历史、特色的建筑、美丽的自然风光,年6月6日,桥上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历史沿革

桥上村实为青田桥彭家村的别名,彭家村别名桥上是因建村于青田大石桥头而得名。彭家为桥上村委会所在地。彭氏于宋景炎年间(-)由本邑陈家源彭家迁此。后有洪氏由鄱阳迁来,戴氏由本邑潭湖戴家迁来合居。

传统建筑

青田万福桥

村东小路旁有一老树,浓荫如盖,树下一座古朴石梁平桥静卧在青田河水之上,桥长60余米,宽2米,桥墩11个,清一色用青色厚石铺砌。这便是古代是赣东通往福建的官马驿道上的青田万福桥,是金溪县至今保存最完好的石桥。

据县志介绍,青田万福桥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年),名“广济桥”,道光十年(年)由金溪知县集资重修,并更名为青田万福桥。桥头立有知县胡钊撰写的“青田万福桥记”石碑,碑刻清晰如故,仅有少数字迹损坏。

关于青田万福桥还有个小故事呢!桥墩上雕刻有十二生肖的11种,独缺牛首。据说当年主持修桥的知县,在青田桥施工现场,看到不少水牛涉水过河,他灵机一动说道:“河里有这么多牛,桥面可减此动物也!”

伴月泉

在桥上村我们还能看到犹如半月一样的伴月泉石,穿过一小径,就在山脚下,一侧流水环绕,一望无际的青田,仿佛伸展到云端上,刚上天好的时候会有云影倒映在泉中。用“小径随芳丛,流水画青田,天光淡云影,伴月心自闭。”来描述最贴合不过了。

古井古树

村落剪影

青田河

仰心亭

历史名人

村中出过进士,彭进修(乾隆十年)。

桥上趣事

清代道光年间,知县胡钊任期,百姓纷纷奏陈,青田桥年久失修,过往不便,多有老人、小孩涉水被淹。胡钊有心重修青田桥,但资金匮乏。时有抚州兴鲁书院教授周耀龙来金溪,胡钊知其好善乐施,便领周耀龙到陆坊东山岭祭拜陆象山墓,途经青田桥时,周耀龙见乡民皆涉水,又闻胡钊欲修桥缺乏资金,便慷慨解囊,筹资贯将桥修好了。

桥建好后,胡钊正欲为桥取名,但一时没有想到好名字。其时,有新娘出嫁路经。修桥的工匠想一睹新娘芳容,便刁难新娘,不让花桥过桥。同行的族长恐误了佳期,便让新娘下轿子给工匠道了一个万福,又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福了一福。胡钊看在眼里说:“青田桥已有好名字了,新娘福了万福,就叫万福桥!”

村民有话说

彭子荣是桥上村文书,他说:“村里发展有资金缺乏,古村落保护力度不够等困难存在。桥上村采取金溪县古屋保护维修现有的古屋,挖掘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光大等措施来保护村子和历史建筑、传统文化。也希望未来桥上村的发展越来越好,能够建设成人民群众向往的秀美乡村。”

象山故里究何处

青田桥上听涛声

小桥流水

青田河畔

待你寻往

参考资料:古村落家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649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