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屋里厢的ldquo老娘舅

“老娘舅,就听您的,我们不吵了,好好过日子。”“捷报传来,有我们‘社区政委’老吴的大功劳!”居民们如是说。“我是党员、是退役军人,关键时刻,我得带个好头。”杨浦区江湾军休中心军休干部吴友根面对疫情,主动请缨,在社区“疫”线尽显军休风采,诠释责任担当。

吴友根退休前是总后勤部石家庄干休所副所长,28年军旅生涯,17年军休所经历,丰富的军休服务工作经验,赤诚的为民情怀,使他与军休工作者、小区居民们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自年被推选为小区自治小组成员以来,他先后几十次与物业等部门召开重要协调会,针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绿化、设备设施维修、保洁保安等问题,提出合理意见,并对落实结果进行跟踪监督。

早在年,吴友根就第一时间投身到抗疫中,当时面对封闭管理期间居民的买菜难题,他牵头成立了小区“菜篮子小组”,就疫情期间如何维持社区正常生活秩序进行研究,联系设置便民购菜点,开启“网上下单”团购模式。亲力亲为的他常常在天色微亮时到达购菜点查看菜品质量,有时摊主忙不过来,他就帮着称重、维持秩序。“只要提起买菜这件事,没有人不对老吴竖大拇指的!”小区居民感慨道。

吴友根为小区居民团菜

吴友根始终奋战在社区抗疫一线。当发现居委会的代购口罩登记工作存在人流聚集风险,他立刻提议把“现场排队”换成“取号排队”,并连续多日到现场安抚居民焦虑情绪,抗“疫”无小事,为社区奔前忙后的他被居民们交口称赞。

吴友根在安排志愿服务工作

今年4月,浦西实施封控管理,凭借以往的经验,“社区政委”吴友根一马当先,扛下了社区防疫总指挥的重任,再次成了居民们的“主心骨”。他带动儿子参与物资搬运和发放;组织志愿者对居民网购物资进行消毒、再派送,打通疫情防控“最后米”;和志愿者们一起挨家挨户上门回收垃圾,清洁社区,扮靓家园。为圆满完成检测任务,他总是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场,时常误了饭点。“做一名‘社区政委’,要思想先行,行动跟上,把任务完成了,吃饭才有味道!”吴友根说。

这位战斗力满格的“社区政委”还是小区里家喻户晓的“老娘舅”。小区里有一对夫妇,时常因生活琐事争吵,有时甚至升级到报“”。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吴友根做起了“老娘舅”,多次与夫妻俩谈心谈话,希望能缓解他们紧张的情绪,起初收效甚微,但他从未放弃,细致分析夫妇二人的性格特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坚持到底。“老娘舅,您说的对,就听您的,我们不吵了,好好过日子。”在吴友根的多番劝解下,夫妻俩的关系终于缓和,重启家庭生活的“和睦键”。当他得知小区里有户老先生与女儿因生活习惯及观念不同而时常发生激烈争吵时,吴友根耐心倾听老先生“诉苦”,劝解老先生珍惜父女感情,作为一家之长担负起家庭责任,在仍有余力时多多照顾女儿;劝解老太太起到家庭关系润滑剂作用,促进父女俩和谐相处;劝解老先生的女儿要敬老爱老,好好孝顺父母。经过多次劝解,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回归“和谐航道”。

吴友根在调解社区居民家庭矛盾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4月12日,杨浦区“三区”划分名单公布,吴友根所在的小区成为全区首批防范区。“捷报传来,有我们‘社区政委’老吴的功劳!”“感谢吴政委!感谢志愿者队伍!”面对欢欣鼓舞的居民们,吴友根发出了他的宣言:“战胜疫情的那天总会到来,但无论何时,只要居民有需求,我就一定会深入一线、主动连线、永不掉线!”

社区政委是什么?是调解矛盾的“老娘舅”,是为民服务的“贴心人”,是领头抗“疫”的“主心骨”……“社区政委”可能有多种身份,多重角色,但不管哪个角色,何种身份,发挥好政治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为小区自治共治筑桥,为社区和谐稳定护航,就是“社区政委”不变的担当!

资料来源:军休天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90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