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传承慰忠魂咸宁新闻网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357219423649513&wfr=spider&for=pc

一脉传承慰忠魂

——访革命烈士子女何继伟、吴翠兰

柯于明

寒风凛冽。年12月5日,北京。我去采访两位老人:一位是何功伟烈士之子何继伟,一位是刘惠馨烈士之女吴翠兰。

何功伟:湖北咸宁人,先后担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武昌区委书记、鄂南特委书记、鄂西特委书记;刘惠馨:江苏淮安人,先后担任中共宜都县委书记、恩施县委副书记、鄂西特委妇女部长兼秘书。年元月20日,二人在恩施被国民党特务跟踪被捕,囚禁于方家坝集中营。在狱中,他们坚定信仰,不屈不挠,顽强斗争。年11月17日英勇就义。何功伟时年26岁,刘惠馨时年27岁。

何功伟被捕前一个月,妻子许云(时为重庆中共南方局机要员)在重庆生下儿子“小彬”。不久,何功伟的父亲受国民党湖北省主席陈诚威逼,到狱中劝何功伟“转向”。父亲告诉了何功伟得子的消息,何功伟很高兴。但当父亲劝他放弃信仰,早日出狱去抱儿子享受天伦之乐时,何功伟断然拒绝。直到牺牲,何功伟没有见到这个儿子。他在给妻子许云的诀别信中说:“在临刑前不能最后和你相见一次,不能吻一吻我们的小宝宝了……我一定坚守阶级立场,保持无产阶级清白,忠实于党……加倍努力吧!把革命的红旗举得更高,好好地教养我们的后代,好继续完成我们未竟的事业”。何功伟还给儿子取了名字,叫“继伟”,希望继承父辈的遗志。

刘惠馨被捕时,小女儿还没满月,连名字也没取。这位倔强的革命母亲,毅然抱着婴儿走进牢房。狱中生活条件恶劣,加上长期酷刑折磨,刘惠馨没有奶水,只好把节省下来的又粗又馊的“牢饭”嚼细,把嘴唇突起做成奶头形状喂养;没有尿片,就把自己的衬衣撕碎当尿布。孩子缺乏营养,又长期见不到阳光,落得黄皮寡瘦。在赴刑场的那天早晨,机智地将女儿丢在路边的深草丛中。她不能回头望一眼,但万箭穿心,担心女儿能不能活下来。

今天我来拜访的就是两位烈士牵肠挂肚的子女——在血风腥雨中顽强生长的生命,在罪恶屠刀下幸存下来的红色后代。

上午8时半,我来到海淀区何继伟老人家中。78岁的何继伟身板硬朗,精神矍烁,一双浓眉透出几份刚毅。何老与老伴谭甦徽热情接待,又是倒茶又是剥柑子。我向何老说明来意,因为去年在创作拍摄微电影《碧血天香》过程中,被何功伟烈士的事迹深深感动,想再写一部作品,特来补充采访。何老非常支持,提供了不少重要内容。

虽然我对何功伟的革命事迹早有所闻,但直到去年才得以深入了解。我几乎查遍了有关何功伟的全部史料,也到过他生活战斗过的咸宁桂花镇、恩施五峰山等地采访,使这位英雄在我心头站立起来,复活起来。最令我感动的是这位铁血男儿在牢狱中的慷慨壮歌,敌人的严刑拷打,高官厚禄的诱惑,都不能使他屈服,其“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的誓语惊天地,泣鬼神,振聋发聩。几个月来我总在思考:烈士当年坚持的革命信仰,在和平年代如何坚持?在当代部分共产党员心中,是否存在信仰弱化、淡化、退减、动摇?今天我来就教于这位烈士后代。

何老语调低沉,语速缓慢:“共产党员的信仰问题太重要了,决不能动摇。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信是可以实现的。但有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现在是初级阶段,需要大批共产党人继续奋斗。中国人民早已站起来,现在正在富起来,将来要强起来,都需要共产党员有坚定的信仰。如今提出实现中国梦,这是中央的远见卓识。有无数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各自的岗位上,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在加油干,勇于奉献,这是在和平年代坚持信仰。”

沉思片刻,何老联系自己的职业说:“我一辈子搞航天,深刻体会到,中国航天事业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很不容易,是坚持‘航天强国’的结果,与党的领导分不开,与我们坚定信仰分不开。那么多的航天人克服重重困难,为国家做出了奉献,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靠的是信仰的支撑。”

何老退休前是航空航天部航天科技情报所主任、高级工程师。从事航天信息咨询研究19年,主持科研课题,为我国航天首次进入世界航天发射市场,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提供了现代化信息支持。干到年本可以退休,他又接受返聘,整整多干了十年,为国家航天事业再立汗马功劳。

作为“红二代”,何继伟从童年时代就受到革命熏陶,妈妈许云经常给他讲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故事,给他讲爸爸的革命经历和留下的遗书,让他从小就下定决心,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在党的阳光雨露滋养下,他一直茁壮成长,18岁高中时加入共产党,并获得辽宁省委颁发的“红旗读书奖章”,后又以优异成绩完成本科学业,年考取北京工业学院遥控遥测专业研究生。他获得过许多荣誉:曾作为全国学联代表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接见。从事科研以来,他获得过许多项奖,包括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国防科工委三等奖、四川省科技大会奖,还有1项航天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然而,何继伟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经受过苦难,遭受过曲折。年初,何继伟才一个多月,因皖南事变发生,妈妈奉命从重庆返回鄂西工作。一路上风险迭出,妈妈抱着他艰难奔波,过了几个月游荡生活。何功伟被捕的消息传来,中共中央南方局指示许云辗转回到重庆。11月,根据组织安排,妈妈带着他转移到延安。次年5月,妈妈抱着他在八路军大礼堂参加爸爸的追悼会。抗战胜利后,妈妈去东北工作。国民党进攻延安,5岁的何继伟随延安保育院转移,路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一路风雨颠簸,又乘船经大连到朝鲜,再由朝鲜坐火车,历经大半年抵达哈尔滨,8岁时才回到妈妈身边。“十年浩劫”时期,他被当成刘少奇的“三好学生”受到批判,毕业分配时作为国防工业减退人被剥夺国防科研权利,到云南农场和工厂劳动5年,接受改造。后来“落实政策”,被分配到四川崇山峻岭中的基地搞“三线建设”,一呆又是8年。在逆境中,他从不悲观气馁,总是用父辈精神鼓励自己,战胜困难,勇往直前。在云南,他与工人结合研究出半导体二极管和载波机;在四川,他带领大家研究出几种新型国防新技术样机,填补国内空白。

“是信仰支持着我走过人生风雨,一直走到今天。”何老满意地说,“这种坚韧顽强的性格,也影响了全家人。”老人告诉我:“一对孪生女儿从小就很优秀,她们8岁时,在小学作文比赛中把爷爷作为心中最可爱的人来歌颂。念初中时年年是‘三好学生’,14岁加入共青团。大双曾到英国留学,小双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现在,大女儿、女婿在冰岛使馆工作,小女儿、女婿在英国服务于中国承建的大项目。孙字辈正在学习,都很用功。至于老伴,也是奉献了几十年的航天人,退休前多年担任航天部扶贫办公室主任,是扶贫先进个人。”

这时谭老走上来打断何老:“莫说我了,说正题。”

“是正题,是正题!”我连连笑着说。何老说的,正是我想要了解的,正解除了我采访前的困惑。何继伟没有辜负爸爸给取的名字,这一家亲人都“遗传”了何功伟的“红色基因”。

从何继伟老人家中出来,我驱车近一个小时来到朝阳区拜访吴翠兰老人。刚才在电话里我就听到了老人爽朗的笑声,一进门,迎面的是一张和蔼的脸和热情的笑容。老人78岁了,但看起来精神健旺,说话声音宏亮,语速较快,干净利落。老伴安毅民82岁了,看上去也比实际年龄小很多。不待我慢慢地引入“正题”,吴翠兰老人的话闸就打开了,滔滔不绝起来。我赶紧录像、拍照,有点手忙脚乱。

刘惠馨生于年,20岁月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是该系破格录取的唯一女生。年“七七”事变后,她毅然放弃已攻读三年的专业,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战时农村服务团,后与马识途一起来湖北从事革命工作,不久二人结婚。刘惠馨落入虎口时,身为鄂西特委副书记的马识途正在外巡视,幸免于难。刘惠馨分娩后,马识途曾陪护几天。刘惠馨牺牲后,马识途一直不知道女儿的下落。全国解放后,马识途(解放后曾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现年岁)通过公安部门寻找,终于在年找到了这个女儿。原来,刘惠馨牺牲当天,丢在草丛的这个可怜的小生命被附近的农民捡去,后转给一对好心的邮电工人夫妇抱养,取名吴翠兰,随养父姓。夫妇俩节衣缩食,将她抚养成人。为逃避敌人追查,全家搬到武汉。吴翠兰在武汉生活了多年,年考入北京工业学院。有戏剧意味的是,吴翠兰和何继伟上的是同一所大学;更有戏剧性的是,吴翠兰与爱人安毅民是同学,毕业后分配在一个单位——工程兵研究所工作,何继伟夫妇、吴翠兰夫妇,四个“航天人”,同在国防工业战线默默奉献。安毅民后来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架的主要设计人,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翠兰当年因为太小,对烈士母亲没有记忆,但后来她知道,母亲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杰,是江姐式英雄,是中国的丹娘。她为母亲骄傲,也时常怀念如潮。武汉的养父母早在年都相继离世了。江苏的老外婆年曾来二姨家,二姨住在北京,那年国庆节,吴翠兰还去二姨家见过外婆,那是唯一的一次。现在,外婆早走了。二姨活了岁,去年也走了。时光无情,亲人一个个相继离去,吴翠兰心中缱绻有加。

但这位从小受尽非人磨难的老人,骨子里仿佛有与生俱来的倔强。她是如此地乐观、豁达,说话中一直夹杂着朗朗的笑声,脸上一直带着暖暖的笑容。在她身上找不见半点曾经苦难的踪影。我们的话题仍然围绕着“信仰”。“信仰当然是很重要的。”吴老说,“当年那些共产党人为了信仰,宁可抛头颅洒热血;而现在……”老人话锋一转,抨击起不良现象来。

“现在的一些共产党员,有的还是重要的领导干部,他们还是为人民服务吗?他们只为自己,为自己的后代。你看他们在台上说起来很正确,对人家进行教育一套一套的,实际上是两面人,搞起腐败来触目惊心,动不动就贪几个亿。太可怕了!如果我们把党交给这些人,烈士的血不是白流了吗?这些人虽然是少数,可他们占着重要位置,负面影响太恶劣,严重损害党的威信。当年共产党为什么那么得人心?广大群众为什么愿意跟党走?因为共产党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幸福。烈士当年入党,要提着头颅;我们当年入党,要拼命积极干;现在的年轻人一般不想入党,即使入党有的动机也不纯,把入党当跳板,为的是升官发财。要恢复党的威信,使党不倒:一要坚持反腐,把那些害人虫清除掉;二要加强党内民主,把党建设好;三要抓精神建设。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精神不能垮,要跟着真理走。”

吴翠兰老人越说越动情,声调铿锵,一双手一直在有力地上下挥动着。忽然间,我从老人身上仿佛看到了刘惠馨烈士的影子。从不少历史资料的描述中得知,当年的刘惠馨性格爽朗,直言快语,嫉恶如仇,同志们称她是“一把火”。眼前的女儿完全遗传了母亲的基因,吴翠兰身上正流淌着刘惠馨的热血。时间一下子被浓缩,往事一下子拉近,仿佛就在昨天,历史与现实在我眼前叠映。

吴老像刘惠馨一样,一身正气,爱国忧民。退休在家,仍十刻关心航天事业,关心国家发展,心系那些还有困难的黎民苍生。她饱含深情地说:“我们住在大城市,生活不错,可那些贫困农村,教育、医疗条件都是问题。我经常看到报道,贫困山区小孩上不起大学,叫人伤心。东北有对双胞胎都考上了名校,没钱去读,兄弟俩你推我让。他们可是财富啊,培养出来可以建设国家呀!我想不通,国家不是没有钱,为什么对这样的人才不可以免费?”说到这里,老人激动得有些泪花闪闪了。

采访临结束时,我对老人说:“假如刘惠馨妈妈还活着,让你们母女作交谈,你最想对她说些什么?”吴翠兰脱口而出:“假如妈妈在天有灵,我最想告诉她的是:他们的血没有白流,他们的头颅没有白抛,祖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妈妈最想说的肯定是:希望我们国家不改变颜色,希望党兴旺发达,希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上一使,早日实现中国梦!”

离开吴翠兰家,我驱车来到天安门广场。仰望着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思绪翻滚。历经近百年风雨沧桑,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犹如这巍峨丰碑,永远矗立。何功伟、刘惠馨烈士一定会感到欣慰,红色基因正在后代身上一脉传承,在千千万万共产党人身上一脉传承。

.1.1~3于咸宁温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90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