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县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民权就已经建有城邑,公元77年,汉章帝东巡,将这里改名为考城县,此后宋、金、元、明、清一直沿用考城之名。位于民权县胡集乡金楼村的石碑上,依旧能看到考城县的字样。
然而在考城这个名字出现之前,这里历史上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叫“葵丘”。公元前年,齐桓公和各国诸侯在葵丘会盟。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史称“葵丘会盟”。也正是这次会盟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霸主。
《考城县志》记载:“考城实古葵丘地”。屹立在民权县黄河故道北岸的葵丘寺,正是为了纪念彪炳史册的和平盛会“葵丘会盟”而建立的。
便利的交通让葵丘成为诸侯会盟的首选之地,也为后来考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成就了民权这座千年古城的荣耀与辉煌。
清朝初期,民权仍为旧考城属地,直到民国十七年(公元年),河南省政府主席冯玉祥将军按照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学说,设“民权县”治,方为民权之始。
时光跨越两千多年,从考城到民权这片饱经战火烽烟的土地,如今已成为安宁祥和的一座绿洲小城,在碧波林海间,演绎着自己的崭新未来。
民权县也是“庄子文化之乡”,庄子故居、庄子文化馆和庄周陵园是民权县庄子文化景区著名景点,获批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庄子被称为圣人,他的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正是这种超越精神,构成了庄子人生哲学中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部分。庄子思想博大精深、豁达开放、神奇玄妙,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使后人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内涵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民权县也是南朝文学家江淹故里。“梦寐无端际,惝恍有分离。”善写悲情的江淹将这种如梦似幻,哀婉的伤痛表达的感人至深。江淹以文章扬名,展示出卓绝的才华,呈现出辞藻清丽,悲凉苍劲的独特风格,最终成为南朝辞赋名家。江淹的辞赋已融入到民权的文化血脉中,如今人们仍在用各种文化形式,表达着对先贤圣哲的崇敬。
从庄子到江淹,一脉承袭的文化之根,在民权这片古老的热土上世代传承。千百年来,庄子的逍遥与江淹的洒脱,一直塑造着这座小城的文化风骨,为民权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纪念葵丘会盟而建立的葵丘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