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入教科书的一等功臣,18年后被证实为杀

前言

年,甘肃省永登县发生了一桩特大公案,林场职工李世白企图炸毁当地一座水泥大桥时,被解放军刘学保及时发现制止,刘学保因此身体负伤,失去了左手。18年后,这桩特大公案的真相水落石出,始作俑者居然就是当年粉碎歹徒阴谋的刘学保......

护桥英雄家喻户晓

在甘肃省永登县池木哈村,有一座长82米,宽7.6米的两孔水泥大桥。原本这座桥是为当地一家新建工厂所建,后来因工厂厂址变动,这座大桥也随之停建,报废之后既不能通车,也无法行人。

年12月17日夜里,大桥方向传来的一声巨响,惊动了大桥留守处的工作人员,大家赶忙跑出工棚,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奔去。只见在距离桥墩80多米的道路上,一个头部血肉模糊的人坐在地上,双手在地上胡乱抓抹,大概是听到人们的脚步声,嘴里断断续续地说着:

“我叫李世白......连城农场的......”

正在这时,距离李世白60多米远的干河滩上传来一阵呼救声,一个左手鲜血淋漓的人仰卧在地上,还不等人们问话,他就主动说道:

“我是解放军,公路上的人是来炸大桥的,你们不要管我,快去检查一下,他身上可能有手枪,再检查一下桥上是否还有炸药,不要让他跑掉了。”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之后,林场的工作人员赶到了现场,将李世白和医院,李世白由于头部伤势过重,医院,而被炸伤左手的解放军则接受了切腕手术,失去了左手。

这名解放军名叫刘学保,是连城解放军某部的副班长,根据他的描述,当地公安局第二天进行了现场勘察,但并没有找到李世白炸桥的任何证据,最后只得上报地区公安处军管会和省公安厅军管会,要求将此案“暂挂起来”,不要简单做出结论。

但刘学保所在部队的领导根据刘学保的自述,再加上李世白曾是当过国民党的宪兵,主观上认定了“李世白要炸毁大桥,刘学保为保护大桥,打死李世白,抢出点燃的炸药包,在扔出的时候身体负伤”的事实,当天便匆匆上报军区为刘学保请功。

年1月,在上级领导的批准后,刘学保被授予了“英雄”的称号,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派人对刘学保的英雄事迹作了全面搜集,并率先公开报道。随后《解放军报》向全军介绍了刘学保的事迹,《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全文转载。

刘学保一时间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不但被记了一等功的荣誉,还被树立为典型,很快入党、提干,从副班长一直升到了兰州军区党委委员,还当上了中共九大的代表,登上过天安门城楼。而刘学保的事迹经过升华,被编进各种宣传的小册子,同时还被写入了小学课本。

就在刘学保各种荣誉接踵而至的时候,李世白一家却遭受到各种不公正的待遇。李世白的妻子被遣送到农村,在农村饱受凌辱,最后不得不带着一对尚未成年的儿女,远走他乡四处流浪,最后在西安郊区和一个疯老头成了家。

当时如果有人对刘学保保护大桥一事稍有异议,立刻会遭到无情的打击。新华社一名记者到林场采访时,对刘学保的事迹产生了一些怀疑,很快成为林场最不受欢迎的人,最后灰溜溜地离开了林场。

18年后重启调查

十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就在刘学保享受着自己的诸多荣誉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李世白炸桥案”提出质疑,并写信给政府指出其中的疑点:

一、当时现场只有刘学保和李世白两个人,并没有第三个人证明李世白确有炸桥的举动;

二、李世白的家属之后多次上访,要求彻查此案,均没有得到回应;

三、当地政府曾催促刘学保所在部队复查,但最终结论并没有通报给地方政府。

年9月,永登县县委书记黄德友和县长张效善在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李世白炸桥案”的问题,大家听到后顿时陷入了沉默,一面是全国响当当的大英雄,另一面是历史“不干净”的炸桥罪犯。如果复查之后发现刘学保有问题,将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我说点看法。”市委信访室副主任马云英开口打破了沉默,她表示这起案件毕竟是一件大案,如果县上复查有困难,信访室可以接过来,如果其中确实存在问题,信访室将尽一切努力查个水落石出。

次年5月,马云英带着一位同事前往永登县,亲自察看了第一现场,并找当事人了解了情况。在整个的走访过程中,没有人能肯定李世白炸桥的事实,也没有人对刘学保当年的举动不表示怀疑。

在返回县城之后,马云英在县公安局查阅了原始卷宗,其中确实没有关于李世白炸桥的证据。同时他们又走访了刘学保的原单位,政治部的一位同志告诉马云英,他们也没有任何李世白炸桥的定性证据。对此马云英不由感叹:

“这就怪了,都没有证据,炸桥就不能成立,英雄是从何产生的?”

部队的同志当即表示,一定配合他们做好复查。马云英返回兰州之后,正式向市委作了汇报,并争取兰州军区的配合。当信访室的同志将请求复查此案的报告送到军区大院时,却因为某些原因没有送上去。

马云英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再次找到市委,请求以市委的名义递发报告,十多天过去之后,明明文件已经签收却毫无音讯,信访室的同志打电话去问,结果当时文件是军区第一收发室签收的,电话对面却说没有这个收发室。

信访室的同志不得已拿上回执,当面找军区的人去对质,经过在秘书部门一堆废纸中寻找,终于找到了文件。信访室的同志一时间气不打一处来,却又哭笑不得:

“这份文件请立即转送军区领导,如果你们不能转交,我们直接向中央军委呈送。”

没想到这句话非常有效果,几天之后军区领导就拿到了文件,并批示交给军区政治部承办。在军区和地方几经协商之后,由地方、军区、市信访室、公安局等7家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马云英被大家推举为调查组组长。

当年7月10日,调查组正式开始对“李世白炸桥案”开始展开调查,调查组成员先到林场等地进行了一周的集体调查,随后兵分几路,踏遍了6个省14个县区32家单位,走访了90多人,几乎将当年了解此案的人全部找到,取得上百份证明材料。

经过对所有证明材料的研究,调查组最终否定了李世白炸桥的结论,同时刘学保在当年的事件中有重大的犯罪嫌疑。兰州市委随后对调查组的报告作了批复,立即将此案移交市公安局展开侦查,永登县委和市信访室按照政策,抓紧落实李世白家属的安置工作。

“大英雄”沦为阶下囚

年11月,马云英带着信访室的同志前往陕西,为李世白的家属进行安置,落实政策。经过一番寻找之后,马云英终于找到了李世白妻子朱秀云的住所。当朱秀云得知马云英的来意之后,激动地泣不成声,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马云英考虑到李世白一家人的悲惨遭遇,决定在落实政策的时候适当放宽尺度,经过市委领导同意之后,将朱绣云和女儿的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并补助其二儿子元修房费。

朱绣云的大儿子当年被诬陷放火烧“刘学保事迹展览馆”,入狱5年之后才重获自由,由于原单位不愿接受,只能流落街头靠打短工维生。在信访室的帮助下,他重新回到原单位,并安排了适当的工作。

朱绣云的大女儿当年不堪忍受不公正的待遇,跑到武威过起了“隐居”生活,信访室的同志了解到情况之后,将其调回兰州,安排在市房管局当工人。

就在信访室为李世白一家进行妥善安置的同时,公安机关开始对刘学保展开了紧张的侦查工作。兰州市公安局党组接到任务之后,抽调人员组成专案组,对所有线索和证明进行了反复研究和查证落实,同时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进行了一系列的现场侦查实验。

当时在刘学保对公安机关描述中,称自己当时正要叫人活捉李世白的时候,突然发现大桥上冒出蓝色的火花,他立刻意识到有人要破坏大桥,便一口气冲上大桥的支撑孔,发现里面放置了一个脸盆大的炸药包。

而当年对现场进行过勘察的同志证实,刘学保所说的放置炸药包的位置,根本没有发现任何取放炸药包的痕迹。为了验证导火索在夜间冒出“蓝色火花”的证词,专案组的同志特地选在案件发生的同一天,反复做了十几次实验,所有结果都证明导火索经过揉搓,根本没有冒火发光的现象,更不用说有蓝色火花。

最能够充分证明没有炸药包一说的,是对炸药包进行的侦查实验。像刘学保所说,他发现了脸盆大的炸药包,如此大小的炸药包一般能够容纳岩石炸药6公斤。单单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距离它1米远就会粉身碎骨,即使9米远也会受到中等程度的损伤。

刘学保当年扔出这么大的炸药包时,结果只是左手受伤,身体的其他部位完好无损,地面也没有留下爆炸的痕迹。而刘学保左手被炸,充其量是一个雷管引爆所致。

所有的结果充分证明,刘学保当年的说法是无稽之谈,他是为了当“英雄”而炸伤了自己,刘学保才是当年案件真正的罪犯。年4月,几个全副武装的民警驱车来到陕西省三原县一家木器厂门前,当掏出拘留证的那一刻,曾经全国闻名的一等功“英雄”刘学保面如死灰,浑身哆嗦:

“我就知道会有这一天......”

经过严格的审问之后,刘学保交代了当时案件发生的经过。刘学保年入伍之后,很长时间都是原地踏步,只当了一个副班长,但刘学保却有一颗当英雄的心,他从小就被很多的英雄人物事迹感染,幻想了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英雄,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

但和平年代能够当英雄的机会实在难得,年刘学保随部队进驻连城林场之后,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经过精心策划,他尾随林场职工李世白,在距离大桥不远处,用石头、斧头等器具猛击李世白的头部使其重伤,随后自己来到河滩上,用一个相当于纸雷管杀伤力的爆炸物炸伤了自己的左手。

这一出自导自演的“护桥英雄”闹剧,不但没有被人揭穿,反而还被直接上报到中央,被编进了小学教材,甚至还制作成连环画发行,将其作为英雄的典范来宣传教育。

年7月19日,可以容纳0人的永登县体育场迎来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群,人们都在等待着这一场迟到了18年的公正审判。当刘学保被押上审判台的时候,审判长庄严宣判:

“经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刘学保故意杀人,证据确凿,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公审大会结束之后,当地县委当即召开平反昭雪大会,为当年被害身亡,蒙冤18年的李世白恢复了名誉。李世白的大女儿上台代表父亲,几次向台上台下的领导和群众鞠躬敬礼:

“对于党和政府的大恩大德,我们全家老少将铭记心怀,永世不忘。”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91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