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矛盾纠纷,历时半个月,村里调解了5次,纠纷双方终于和平化解矛盾了,太好了。”蕉岭县龙安村的调解办公室中,村党委书记张小平在厚厚的笔记本上详细记录刚刚结束的群众纠纷调解。类似这样的调解记录本,龙安村的村干部每人都有一本。
村“两委”干部化身调解员,让群众矛盾大化小、小化无,这是蕉岭县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一个生动实践。
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蕉岭县依托国家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政策机遇,切实发挥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从村级组织建设入手,理顺治理主体关系、规范村级权力运行机制、实行村民协商议事制度,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建立了“一核三元、四权同步、多层共治”的村级治理方式。
年12月,蕉岭县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成为蕉岭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里程碑和新的出发点。按照试点方案,蕉岭县将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探索“聚核赋能、联动融合、多元共治、共同缔造、数字贯通”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聚核赋能强化建设定方向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我们一定要把党支部建设好,让党组织在乡村建设中、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在蕉城镇陂角村党群服务中心,联乡兴村工作队队员正和村“两委”干部讨论年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墙上的“集中领导、个别酝酿、民主集中、会议决定”十六个大字格外显眼。
“目前,我们已经在村里建立3个党支部,霞黄片、红字片、马荠片党群服务中心已开放使用,今年我们还要再打造一个。”联乡兴村工作队队长、蕉岭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书记黄桂庭告诉笔者,陂角村全村共有党员名,工作队发动村民自筹资金15.5万元建设党群活动中心,制作和更新一批党建宣传标语牌,党建氛围日益浓厚。
“不仅如此,我们还打造‘陂角风貌’小程序,里面一个重要板块就是智慧党建。群众可以随时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