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县长访谈肖林千年新和争创文化强县中

书记县长访谈

新疆新和县,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20个民族。新和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阿克苏地区文化润疆示范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今年“中国旅游日”期间,记者就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问题,采访了新和县委书记、二级巡视员肖林。

肖林(右一)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新和县的由来,以及这里独特的文化资源。

肖林:新和历史悠久,公元74年,东汉中央政府将西域都护府迁至今新和县境内的乌什喀特古城;公元年,唐朝中央政府在此设立安西都护府;年,由托克苏县改名为新和县,取意“新疆和平”。新和县有多年历史,享有“龟兹故地、白马古河、东汉都护、安西首镇、千年新和”的美誉。

新和文化厚重,现有63名非遗传承人,加依村民族乐器制作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塔什艾日克镇的“新和赛乃姆”独具特色,被原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歌舞艺术之乡”称号;加依村被授予“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全县拥有汉西域都护府文化产业园、唐安西都护府文化产业园两处中华文化地标。

记者:新和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资源,新和县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肖林:近年来,新和牢固树立“文化立县”理念,大力实施“旅游兴疆”战略,抢抓“一带一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依托独一无二的汉唐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全面加快历史文化遗址发掘利用进程,努力实现从历史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强县的重大跨越。

坚持规划引领,绘好“一张蓝图”。在对全县汉唐文物遗址、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普查的基础上,新和牢牢把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定位,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整合开发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特色资源,强化旅游发展规划与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各类专项规划的衔接,构建了全域旅游布局。

深入挖掘资源,突出“一个主题”。依托汉唐文化资源,新和先后建成唐安西大都护府文化产业园、东汉西域都护府文化产业园两座中华文化地标,以及县博物馆等汉唐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同时,注重将汉唐文化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大力实施城市建筑“戴新帽”“穿新衣”工程,着力将新和县打造成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示范基地、青少年研学基地、新疆“四史”宣教基地、中华文化传承基地、汉唐文化体验基地于一体的历史记忆名城。

强化创新引领,打响“一个品牌”。新和坚持文化彰显、内容创新、挖掘特色、融合再造,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研学旅游、工业旅游、演艺旅游、康养旅游等文旅融合新业态。持续加强汉唐文化IP的开发运营,组建文旅集团,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依托“都护臻品”公用品牌,深入挖掘赛乃姆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民间手工乐器等文创产品,不断增强文旅融合发展步伐。今年以来,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4.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7亿元,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这个目标,既是发展形势的要求,也是民生改善的需求;既是经济特征所定,也是职责使命所在。其目的就是要既保持高质量不断提升发展的水平和竞争力,又保持高速度,全力推动经济提速升级,确保在“十四五”末与全省同步实现“转型出雏型”。这个目标是宏伟的,也是通过努力拼搏完全能够实现的。只要全县上下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够在加速奔跑、追赶超越的征程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打赢一场又一场硬仗,从胜利走向胜利,让蓝图变成现实。

记者: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党中央将文化润疆纳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中。新和县在推进文化润疆工程上率先做出了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新和在推动文化润疆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中有哪些规划?

肖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新和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理念,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打响“龟兹故地、白马古河、东汉都护、安西首镇、千年新和”文化旅游品牌。

加快推进文化传承发展。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以汉唐历史文化为重点,大力开展穿汉服、背唐诗、学剪纸、绘国画等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家。充分依托新和县特有的民间文化,加快加依村民间手工乐器等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和展示利用,力争打造新疆最大的民族手工乐器交易中心。

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加强文物古迹保护研究利用,加大汉唐历史文化挖掘阐释力度,用好用活“两个文化产业园”、通古斯巴西城址博物馆等载体,加强文化研究、文艺创作交流和展示,积极谋划打造安西书院、汉唐书画院等一批文化基地,推进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

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以“两个文化产业园”为龙头,以沙漠花海、天籁加依、乡村旅游为补充,持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力促仿古商业街区等配套设施尽早建成运营。规范文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积极探索“汉唐文化+研学教育+历史传承+民俗体验+旅游观光+餐饮住宿+娱乐演艺+博览展示+休闲购物+文化创意+康养居住”旅游新业态,让游客听了就想来、来了留得住、走了还想来。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查燕荣)

编辑/李旭晨

责编/张彦晨

监制/思柳行

校对/刘炎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497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