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门联我有故事想诉予你听

盖百霖副作用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90328/7004459.html
08:03

门联

指镌刻或张贴于门上的对联

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具有祖先崇拜传统的民族

为纪念先祖或先贤

家族通常保有先祖民居并建有祠堂

而作为一种宗族的标志

祠堂和民居的门联也大有来头

或寻根

或弘扬祖德

又或对后世表达美好祝愿

请跟随拾穗儿的步伐

看河源东莞惠州广州增城四地陈氏宗祠和民居门联

四地区位图

探究其中奥秘

看看当地陈氏族人是如何

诉说他们的故事

01寻根问祖

颍川源流远旧家世泽长/颍水家风周源世泽

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年全国姓名报告》,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陈姓人口排全国第五,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4.53%

《年全国姓名报告》

历史上,陈本为一古老之地名,如《陈州府志》云:“陈州太昊之墟,古宛丘之地。神农都之,始为陈。”由此可知,陈这一名称始于神农氏在此定都时

西周初兴,大封先王及功臣之后,因胡公妫满是帝舜的后裔,同时又是周人的陶正阏父(一称遏父)之子,故被封于陈注,并以国为氏,从此开始出现陈姓

周初分封形势(图源网络)

颍川陈氏是形成望族最早的一支,起源于颍川郡,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阳翟,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长葛市等地

颍川郡区位示意图颍川郡区位示意图(下图图源网络)

颍川陈氏是以汉末大名士身份起家成为当时的巨姓望族,名重魏晋,始祖为东汉名士陈寔

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林寨古村颍川旧家

“颍川源流远旧家世泽长”

惠州市惠东县吉隆镇平政村陈氏民居

“颍水家风周源世泽”

林寨古村的陈氏村民,以颍川在其民居门联做冠首;而平政村的陈氏民居门联,则是以颍水、西周做门联冠首,不同的表达方式,追溯着同一故土

柳溪衍派古井遗风

到晋以后,颍川陈氏开始南迁,陈轸二十八世孙陈霸先因战功显赫,封陈王,建立陈朝,陈霸先的后人陈徽自金陵迁徙江西泰和县柳溪古井巷,被后人尊为泰和柳溪陈氏始祖

晋以后陈氏南迁示意东莞市中堂镇陈屋村陈氏宗祠

“柳溪衍派古井遗风”

陈屋村陈氏宗祠的门联,依旧可以将当地陈氏村民的祖先追溯于江西泰和县柳溪古井巷

02追忆史迹

家学渊源宫廷掌教官六尚司綵颍川巾帼粤海流芳誉广绣宗师

陈氏一族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名人,以门联描述其史迹,弘扬祖先丰功伟绩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新墩村就曾出过一位女名人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新墩村陈氏九世祖祠

“家学渊源宫廷掌教官六尚司綵

颍川巾帼粤海流芳誉广绣宗师”

门联中提到的人物陈瑞贞,是洪武时期朝廷司綵女官,在殿中设置的“六局”(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里协助处理皇族生活事务,被封为“司采”,成为了朝廷掌管皇宫缯绵私絮刺绣等事务的六品官员,终生未婚,被视为将广绣发扬异彩的一代宗师,在人们交口传扬

卜凤家声远开闽世泽长

在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的陈氏宗祠门联中,也提到了几位陈氏名人

唐朝高宗年间,泉州、潮州间发生“蛮獠啸乱”的反叛活动。朝廷前后诏令归武将军陈政、陈政之兄陈敷、陈敏及陈政之子率府兵前来征讨,陈政、陈敷、陈敏俱于征战中病殁。陈元光得袭父职,率军继续直下潮、泉。应潮州刺史之请,解了揭阳之围,最终基本平定了这场“啸乱”

陈政、陈元光画像(图源网络)

至宋朝,陈元光的功绩才受到朝廷重视,被封为“开漳圣王”。陈政、陈元光也因此被称为“陈氏开闽始祖”,也是福建潮汕大部分陈姓人氏的共同祖先

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陈氏宗祠

“卜凤家声远开闽世泽长”

墨园村的陈氏村民以开闽为门联,纪念这场战役,也表明与唐朝陈政、陈元光的血缘关系

而对联中的卜凤,是指春秋齐懿仲想把女儿嫁给陈敬仲,占卜时得到“凤皇于飞,和鸣锵锵”的典故,后世便以“卜凤”为择婿的意思

陈氏族人以先贤做门联,彰显家族荣耀,也是为激起子孙后裔的民族自豪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03美好期许

世代源流远宗枝奕叶长五世其昌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叶茂枝荣

惠州市稔山镇范和村陈氏祖祠

“世代源流远宗枝奕叶长五世其昌”

范和村的陈氏家族希望家族传承有序,源远流长,人丁兴旺

东莞市中堂镇槎滘村陈氏大宗祠

“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叶茂枝荣”

槎滘村的陈氏村民则是希望祖辈的功绩德行,流传远广传被人们称颂,子孙孝顺和贤良,品质和德行被人们所拥戴

双星结好衍宗功六礼成亲光祖德祥呈凤龙,百年琴瑟谱新声千载凤麟为世瑞百年好合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喜气的婚联

惠州市博罗县横河镇横河村陈氏宗祠

“双星结好衍宗功六礼成亲光祖德祥呈凤龙”

惠州市博罗县龙华镇龙华村陈昭汉公祠

“百年琴瑟谱新声千载凤麟为世瑞百年好合”

都是在祝福自家的新人感情深厚,百年和谐,用门联图个好彩头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

在各个时代

陈氏家族都发挥了巨大的重要力

其门联蕴含了不少寻根和先贤的历史故事

是为敬重先祖,牢记之本

也是为继承陈氏祖先的遗泽和家族世传的声名美誉

来激励一辈又一辈

下期

我们将继续探索其他姓氏宗祠门联故事

敬请期待

资料参考:

[1]李龙海.陈姓的起源及其向闽台地区的播迁[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1(05):20-22.

[2]陈敏.颍川陈氏史略[J].寻根,(02):-.

[3]人人家谱网等资料网站

视频剪辑:叶昭怡

文案编辑:叶昭怡

图纸绘制:陈由佳

素材拍摄:梁昊张俊韬李庚陈由佳

陈梓炫叶昭怡邓绮华张逸飚

监制:陶金黄家平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拾穗儿研究团队所有

本文部分视频为通过网络等公开合法渠道获取的资料,仅作为学习交流之用。如部分视频原作者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视频和文章,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32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